“顧……鉞。”
“荒唐!本朝從未有異姓王!”
顧鉞憑著女兒是皇後,就想封王,簡直是異想天開!
“皇上已經發了明旨,顧鉞馬上就要班師回朝了。”
“封良柱呢?”
“封將軍受傷了,兩條腿都沒了……”
這樣的人,為什麼還活著?
“顧家的權勢越來越大,到時候皇上可要小心,聽說有權臣,很容易就架空了皇上。”崔太後這般交待趙曜道。
趙曜很隨意地點了點頭,心中卻不以為然,“多謝母後提醒,到時候朕直接卸了他的兵權,不過是給他一個王爺的頭銜罷了!”
崔太後氣結,“那以後還不是要用到他?”
顧鉞如今還沒到不惑之年,若是運氣好,再活四五十年也沒有問題,肯定還會有需要用到他的時候。
“用到他的時候,再給他權力就行了。”
江山為重,一個郡王爺的稱號又算得什麼?
若是沒有這江山,稱號又有什麼用?
他的母後決不是不懂這些,她就是見不得顧家好罷了。
有些事是經不得深究的,比如說崔太後先是懷疑他給自己下了藥,然後得知顧茗懷孕,直接闖到了延福宮,她那模樣,可不是像是來道賀的,說是來質問的還差不多。
好在他沒說實話,不然崔太後還不知要如何對他的孩子!
其實,崔太後這回倒是想真的關心一回兒子,豈料他根本不領情。
崔太後終終是鬱鬱而終地去了。她生病的時候是冬天,但死的時候已經是夏天了,其間經曆了十年。
這十年,她過得十分難受。
我們這一生,又有多少個十年呢?
趙曜不吃不喝地在崔太後的墓前守了三天三夜,其間就喝了些清水。
他原以為,自己一定是非常怕這個女人的,巴不得她去死。
沒有想到她死的時候,他仍舊會難過。
可這種難過也是有時間限製的,時間越長,就會變得越淡泊,特別是看到自己的兒子的時候。
“信兒,你放心,阿爹一定會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給你一個溫暖的家。有愛你的父皇、母後,會讓你從小學著做一個善良正值的人。”
但凡他沒有的,都想彌補在兒子身上。
趙曜從此不僅成了一個愛妻子的人,更是一個愛兒子的人。
相傳,他經常微服私訪顧家,而且一坐就是許久。
看著顧鉞兒孫滿堂的模樣,他心中也有莫名的歡喜。
若他不是太過勞心費神,也該會有這麼多孩子了吧?
許是不空大師的話太過靈驗,趙曜這一生,就隻有趙信一個孩子,不僅如此,在他四十歲那一年,便英年早逝了!
趙曜仍把兒子托付給了顧鉞。
趙信是個正值而又機敏的孩子,從小便和顧家的孩子們一起長大,但他最喜歡和崇拜的人,還是顧鉞。
據史截,汾陽郡王妃享年九十九歲,她死的那一日,皇上和太後都哭的十分傷心,但是汾陽王卻一滴眼淚也沒有掉,而且還大聲叫好。
可等到給汾陽王妃蓋棺木的時候,才發現顧鉞正並排躺在她旁邊,麵帶微笑地,緊緊地拉住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