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秦國在發展,九州其他諸侯國也沒有落後太多,其中最強大的國家便是橫在秦國東進的趙國。趙國改革兵製,國家軍力強大無比,同時吞並許多諸侯,國家實力也可以和秦國比肩。
一山不容二虎,九州出現了兩個可以一統天下的諸侯國,兩國若是不能分出勝負,那麼這一天下將永遠也不會統一。
為了九州大陸的話語權,秦趙兩國開啟了一場決定兩國最終命運的大決戰。不過這一次大決戰,秦國上下目標戰略明確,君臣齊心以舉國之力進行戰鬥。
趙國最先準備不足,而且戰略目標不明確,而且君臣有隙,被秦國成功使用了反間計,使得趙國臨陣換將,轉守為攻。
兩國大戰,以秦國取得最終勝利,九州殺神白起坑殺趙國數千萬大軍而結束。
此戰雖然打得秦國也傾家蕩產,可東方諸侯再無一國可以阻擋秦之步伐。即使現在不能占據多少土地,但統一九州成就霸業的情景將無法阻擋。
此戰終結,祖龍降世,降臨於趙都邯鄲。雖然人間諸侯懵懵懂懂,甚至大多數仙神也看不清真相,可天道聖人、像金蟾子這般可以一窺天數的大能卻明白,這亂世將要結束,步入倒計時了。
而秦國圍趙都,諸侯共救,加上趙國哀兵必勝拚死抵抗,所以秦國隻能無功而返,趙國危難解決。而在這之後,秦國置於趙國的質子秦異人在以“奇貨可居”為信念商人呂不韋幫助下逃出趙國,回到秦國。
此時的周王隻有一隅之地,而且各國已經自立為王已不尊周天子。而周文王等人已經將周室的力量全部遷移到一方大千世界中,而九州周王屬地一分為二,更是成為天下笑柄。
所以這個時候,滅周的時機已經完全成熟了。滅掉周國名義上的意義要大於實際利益,秦國已經有足夠的位格擁有九鼎,成為天下之主的前奏。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秦異人歸國繼承王位,但除了滅掉東周國後,因為繼位時間不長而在沒有什麼功績。等到這位莊襄王死亡,秦王政繼位。
從此之後,嬴政開始了自己的傳奇之旅,他縱橫捭闔,將天下玩弄於鼓掌之間,秦國國土不斷擴張,使用計謀,讓其他國家忌憚而又不能聯合。
秦國之外,六國的氣運不斷被奪,國土漸漸縮小,都並入秦國板塊,滅亡隻是時間的問題,而當嬴政親政,除掉相父呂不韋後,這位秦王便有橫掃六.合之勢,而諸子百家有的開始支持,有的開始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