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洪荒發展(三)(2 / 2)

諸位弟子皆正襟危坐,聆聽孔子的開口。離孔子閉關已經有幾千年了,不少再傳弟子,徒子徒孫都第一次見到這位祖師爺的真麵目。

“起來吧。”孔子淡淡道,“為師如今功德圓滿,當立下儒教,以教化世人。”

儒教不是儒家,幾位弟子都明白孔子的意思。雖然如今的儒家是現今天下幾大顯學,甚至隱隱成為九州第一大學派,但他們儒家也不能稱呼為教。

如今洪荒能夠稱為教的,唯有玄門道教和西方佛教,雖然道教在九州明麵上不顯,佛教更是連個影子都沒有。可他們這些修為有成,褪去凡胎的儒家修士都明白,道教和佛教在三界恐怖的影響力。

而現在之所以兩教不顯,道教甚至隻有老聃的五千道德經流傳在世間,其原因火雲洞中諸位聖皇壓製著,不讓他們兩教影響人族的發展,想要讓百家思想在洪荒發揚光大。

儒家雖然弟子門人數萬,受到儒家思想影響的普通門人更是過億,可他們和這兩教相比遠遠不足。這數萬門人中,真正成仙了道的才百餘位,而證得與天地同壽的金仙道果不到十位。

“書來。”

春秋書簡飄然飛到孔子手中。這一卷春秋是其親自刻上,上麵的每一個字都彰顯著他的道果理念,用洪荒修士的說法,這件書簡便是他的證道法寶了。

“刀來。”

一柄具有蓮花圖文的青色刻刀出同樣現在他的手中,雖然是刻刀,但其造型更像是一柄小劍,撫摸著這柄刻刀,孔子麵露思索和不舍之色。

“刀不詳,不如化為筆。”孔子堅定道,好似下定了某種決心。

“道友真要如此嗎?”

刻刀還未變化,曲阜上空飄來一道歎息聲。

話音一落,一位須發皆白,身穿獸皮,眼中迸放出智慧火花的賢人出現在儒家諸人麵前。

“見過倉頡道友。”孔子半傾著身子道。

“見過倉頡聖人!”儒家眾人齊道。

經過這麼多年的修行,倉頡已經證得大羅果位,在洪荒已有了一席之地,不過這聖人他還當不得。

“吾可不是聖人。”倉頡微笑地回應道。

“倉頡前輩創造我人族文字,為我人族發展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自然當得了我人族的聖人之禮。”孟子笑著說道。

倉頡搖頭並沒有回應,然後又繼續問向孔子:“道友真當要如此嗎?”

孔丘手中那一柄刻刀的來曆倉頡非常清楚,其前身是一聖人道器,蘊含混元道果,對於任何非聖者來說都是一件可以讓自己豁出性命都要得到的法寶。可現在孔子他卻要將這件法寶裏麵的道果轉化,把刀劍化成毛筆,這不是要讓其最大的價值報廢嗎?

孔子微微一笑,回應道:“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過去的已隨風而逝,吾今為儒門孔丘!”

“我明白了。”倉頡悠然歎息道,“人族倉頡拜見人族聖人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