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鬥將(1 / 2)

(求收藏、求推薦、求評論)

宇文華此言一出,大殿上頓時議論紛紛,齊康年也不禁皺起眉頭心道:狼子野心暴露無疑!

蘇子陌在後邊聞聽宇文華此言心道:笑麵虎果然沒安好心,求親是假,想要挑起楚魏之戰,挑起南方諸國爭鬥才是真,不知這是何人給宇文華出的主意,看的如此長遠,乃是為了消耗各國實力,為以後進軍各國做準備。想到這裏,蘇子陌不禁打了個寒顫,疑惑道:難道北周已經有了攻破梁晉計策,這麼著急要南方諸國大戰?想到這裏不禁看了看師傅諸方良,跟師弟師妹,這三人顯然沒有想這麼多,隻是聽著堂上激烈的鬥法。

哼,你們北周倒是想的美,跟大梁打了這麼多年,也沒見你們拿下大梁一寸土地,誇下這種海口,還真敢說?張壁譏諷道。

隻需三年,三年我們北周必滅大梁,你們大楚可敢說三年必滅後魏?宇文華不成想張壁不接招,繼續激將道。

我們大楚不會誇下海口,不過你們北周有何實力,今日不防當著襄陽王的麵,咱們擺出來比劃比劃如何?張壁道,此次張壁前來襄陽,隨行的就是駐守武陵的名將太史凡,一者太史凡跟襄陽交戰日久,雖然被奪取了武陵,但是也獲得了襄陽眾將的稱讚,此次敢陪同張壁前來襄陽,就是因為太史凡此人雖然攻占武陵,但是卻沒有像江夏徐起一樣屠城,所以在襄陽眾將心中太史凡是個光明磊落的人物。此刻太史凡率領的幾十護衛也被安排在城外,正跟北周來的百名騎兵,隔著營帳相互瞪眼互相瞅著都不順眼。

對於北周胡兵,太史凡一向是看不慣看不起,甚至以前放出豪言:早晚要跟胡人之兵分個高下。隻可惜太史凡身為大楚之將,苦於一直沒有機會,此次來襄陽,正巧遇上北周騎兵,太史凡那雙眼睛都亮了,一直在擦著長槍,心中也在暗自盤算。

就在這時就見一匹快馬快速而來,來的正是襄陽傳令兵,就見來人騎馬奔入大楚營前,坐在馬匹之上衝著營帳喊道:太史將軍可在?

何事?太史凡放下手中長槍,走出大帳問道。

小將奉命傳書一封,請將軍觀閱!那傳令兵說著從懷中掏出兩封書信,找出那封給太史凡的,遞給前來接信的士兵,然後拱手道:小將還要去北周大帳傳信,告辭!說完,傳令兵直接調轉馬頭直奔胡營而去。

太史凡打開書信見是張壁手跡,就見上書:今者北周從中作梗,求親之事恐已作罷,奈何北周笑麵虎宇文華咄咄逼人,意欲與我軍鬥將,分個高下,將軍見信立刻領兵前往襄陽北大營帳,屆時襄陽王跟襄陽文武百官也會前往觀戰。

太史凡見到此信,心中頓時激起萬層浪,不想多年夙願今日達成,今日就可跟對麵那群趾高氣揚的北周騎兵鬥上一鬥,不免激動。隨即下令集合,五十人集合點清名錄,隨即開拔,直奔襄陽北大營而去。

太史凡率軍剛走,北周一百騎兵也開拔朝著北大營而去。

原來張壁在襄陽王跟宇文華麵前提出要跟北周鬥將,正合了襄陽王齊康年的意思,襄陽王也要看看北周騎兵如何,現在有大楚要跟北周鬥將,豈有不讚成之理。

宇文華本身就是個好戰之人,此次前來襄陽,一方麵就是為了查看想襄陽情況,另一方麵也想見識見識號稱南部第一的大楚兵峰,以待來日,現在大楚提出鬥將,也正合了自己心意,隨機答應。

於是宇文華跟張壁二人都書信一封,傳令兵這才傳令讓兩軍前往北大營。

北大營坐落在襄陽城北十裏之處,屯兵三萬伍仟,依山傍水,主要以步兵為主,將軍名叫齊誌,乃是齊康年遠房堂弟,齊康年在襄陽起家,齊誌前來投奔,齊康年一問竟是自己遠房堂弟,況且齊誌有些蠻力,善使一對六棱銅錘,每個十八斤,每每大戰衝鋒陷陣,勇猛非凡,贏得了眾將兵好評,後來被提拔做了北大營的將軍,隻受齊康年調遣,連嶽戮都無法調動北大營軍兵,這北大營可謂說是牢牢握在齊康年的手裏,保護著襄陽的安危。齊誌今年才三十出頭,好鬥心強,此次聞聽兩國都來求親,就跑去齊康年麵前諫言一次,齊康年知道這堂弟的性格,隻告訴他自己另有打算,不會把金蟬嫁給兩國,這齊誌才回了北大營練兵。

齊誌正在練兵,等著宮裏傳來消息,就在這時一個傳令兵飛馬而來,到了近前,調下馬來道:啟奏將軍,大王有令,收拾校場,準備讓北周跟大楚鬥將,屆時大王會親臨現場觀看,一定要安排好防衛工作,保護好大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