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一句成仙之語:“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雖是仲夏,武當山上卻陰涼無比,山上懸崖、深澗、幽洞、清泉星羅棋布,煙霧繚繞,美不盛收。
近年來,武當雖然還未曾被天下人認可,卻已有了不少尋仙訪道之人登山求道,尋訪真仙。
山上有一偏峰,峰上有一宮,說是宮,不如說是草房,隻是這個草房略大與其他草房,且草房上掛著一個匾額,上書“武當派玉清宮”。
一個小道士衝著這匾額搖頭晃腦道:“玉清宮,師傅難道你要做玉皇大帝?”
一個胖道士走過來,朝著這個小道士頭上打了一巴掌,喝道:“小兔崽子,胡說什麼,還想不想得道成仙了。”
小道士委屈道:“師傅,不是我不想,你看這“玉清宮”三字,你不覺得這是玉皇大天尊的宮殿嗎?若是玉帝知道你玷汙他的神宮寶殿,你覺得自己還有希望得道升天?”
“為何早不說?”胖道士啪一下打在小道士腦袋後責問道。
胖道士左手背在身後,右手撫摸者那寥寥幾根胡須,低頭沉思。
良久,才又衝著小道士笑道:“徒弟,給師傅從新起個名。”
“可以是可以,不過……”小道士嘿嘿地衝著胖道士直笑,旁邊另外一個小道士見師兄笑的非常狡黠,也不禁笑了。
“不就是想要看《抽雲劍錄》劍訣嗎?可以,不過為師還是那句話,十二歲之前不準碰兵器不準學招式。”胖道士嚴肅地道,不過那樣子卻是讓人有些嗤笑。
胖道士名叫諸方良,乃是這武當現有輪序義、方、子、孝、武,之中的方字輩第一人,不是說他功夫最高,而是人品第一差,若說大凡道士都是“入門心善智,出門德行施”,可是這幾點在諸方良的身上絲毫沒有體現,一旦下山坑蒙拐騙偷,樣樣都會,樣樣都幹,這不當年路過南陽,偶遇一個四歲的小孩坐在大石上讀之乎者也,心中驚異,三寸不爛之舌硬說什麼“根骨奇佳、修道奇才、成仙得道、恩澤全族”之類的話,終於將這孩子哄騙上山,至今五年,這孩子已經九歲,名叫蘇子陌。
蘇子陌上山五年,除了還讀之乎者也,期望中的道法從未見到、十八般武器從未觸碰,隻是在他六歲記事起,諸方良就開始潛移默化,讓蘇子陌研讀兵書戰冊,再慢慢讓他讀武功劍訣刀譜,並且要求蘇子陌談感想,講感悟。
終於有一天,蘇子陌發現了諸方良居然按照自己的感悟練習武功招式,突然開竅,原來這便宜師傅拿自己當“老夫子”。從此,但凡諸方良要求,蘇子陌必然有所反求,正所謂等價交換。
久而久之,師徒都已習慣,隻是諸方良雖然讓蘇子陌研習武功口訣,但是卻從來沒有演示過武功招式,並且不時地以“小孩子長身體”為由,不準蘇子陌觸碰兵器。
開始蘇子陌有些抵觸,慢慢養成習慣,書讀的多了,學問自然越來越大,但凡咬文嚼字,諸方良都要讓蘇子陌出主意,除了給自己居住處起名“玉清宮”這件事。
胖道士諸方良不算壞,至少對蘇子陌不壞,除了不讓碰兵器之外,就是諸方良藏了不少典籍劍訣,雖然有些他看不懂。
若問這些典籍劍訣哪裏來的?
一次,一大一小兩個道士,外出遊曆。夜宿一小客棧,蘇子陌半夜起來撒尿,就見一個胖人影從師父房間出來,蘇子陌四歲就跟著諸方良,那胖胖的身影就是變成鬼都認識。隻見諸方良,一身夜行衣,輕輕掩上門,輕手輕腳走到院子牆邊,嗖的一聲,跳上牆頭,直接就消失在了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