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山腳下有個小村落,名桃林村,約百來戶人家,同出一族,外來人口甚少。
桃林村的由來有這麼一個傳說,傳說在千百年前這兒還是一片風景秀麗的大山穀,鳥語花香,一片欣欣向榮;小溪流水,自有一股甘甜。從環境分布上來講,屬於相師口中所說的福澤庇佑之地,更何況有天然的大山作為屏障,遠離俗世,樂享安寧。
恰好有一日一位江湖高手帶著自己的妻子女兒遊山玩水,偶然路經這個大山穀,見狀很是喜歡,便決定在此隱居。
打定主意後,這位江湖高手先將自己的妻子女兒送到最近的鎮子上,暫時租下一個小庭院,而他則是獨自返回山穀,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搭建起三間木頭屋子,圈上一個較大的籬笆院子,等備齊所需的東西後才將妻子女兒接過來,從此過上了陶淵明筆下那悠然自得的日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位江湖高手的妻子素來獨愛桃花,便給女兒取了個桃花的名字,女兒小桃花也同妻子一樣,對桃花十分偏愛,便央求著那高手父親嚷嚷著要將整個山穀都種上桃花樹。
這位高手為了滿足女兒的願望,找來不少的桃樹苗,每天帶著女兒栽桃樹,從家門口開始,就這樣日複一日的,約花了大半年的光景,終於達成了小桃花的願望,隻等著那來年桃花能夠開遍整個山穀。
一年兩年過去,小樹苗長成了大樹,最先栽種的桃樹隱約長出了三三兩兩的花骨朵,小桃花特別的開心,照顧桃樹也更加的用心。
轉眼六七年過去,小桃花抽條的長成了大姑娘,比附近村子裏最漂亮的姑娘還要美上三分,外人見之予以美稱為桃花仙子,都說一家有女百家求,那怕這桃花姑娘居住的地方有些偏僻,來往的道路也有些崎嶇,上門說媒的也隻差把門檻給踏破了,卻仍無一人能入的了那桃花姑娘的眼。
誰知竟有一日,一襲白衣的桃花姑娘同往常一樣提著籃子在桃花林中采摘桃花瓣兒,突然一群陌生人的闖進了林子,男女老少皆有,約莫二十來人,頓時驚嚇到了這位美麗的姑娘。
許是一眼便是萬年,人群中的一少年公子竟是被眼前的這副景色迷了眼,人麵桃花相映紅,說的不正是如此嗎!風起吹落了一地的桃花,也似乎把什麼吹進那少年公子的心裏,情根悄然種下,直到紮根瘋狂成長便是一發的不可收拾,從此少年公子是日日圍些那桃花姑娘轉悠,也許緣分就是如此,我看上你的同時恰巧你也看上了我,他們用時間見證了他們的郎情妾意,最後少年公子如願抱的美人歸。
說起這位少年公子來頭可就大了,他就是這桃林村薑氏一族的第一任族長薑荀,在沒到來桃林村之前可是紅極一時的薑家嫡公子。當時的薑家是什麼樣的人家?有誰是不知曉的?那薑家的老太爺可是皇帝的老師,也就是帝師,可是連皇帝都禮遇三分的人,薑老爺又是太傅大人,桃李滿天下,作為薑家的嫡出公子,太子伴讀,身份地位可想而知。
薑荀自作為太子伴讀開始,薑家便與太子綁在了一起。太子仁義,卻缺少幾分作為帝王該有的決斷和才幹,可這並不妨礙皇帝跟大臣們對太子的期許。可也就是這種明晃晃的期許,才招致有心人眼紅,太子一時不查,便在辦事回京路上遭人暗害。
此事上報天聽,本就處於病中的皇帝更是纏綿病榻,前有帝師與世長辭,後有白發人送黑發人,皇帝心痛難忍,病情急劇加重。就在這個時候,那位隱在黑暗中操縱的陰謀家出現了,字字誅心,病床上的皇帝氣的一口血上不來又下不去的,最終還是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