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者沒有說話,來到林天跟前看了一眼,回過身去又慢慢走近殿內。
林天愕然,迅速跟了上去。不多時,林天便發現了一股異樣的感覺,自己的身法並不慢,可卻隻是跟在老人後麵數尺外。無論林天身法如何變化,都隻能在老者後麵跟著。
林天怔了怔,心道:“難道這老頭的修為真的高到那種地步了麼,可是為什麼我感覺不到一點壓迫的氣息?”但凡武者,氣息間的感應就能夠知道對方有多強。而林天卻有種無力感,眼前的人根本無法看透。
不多時,老人帶著林天來到一處樓閣。侍衛上來盤問,將林天留在了外麵等候。那老者進入樓閣內許久,才從裏麵走了出來。
“你這就是你要的天武經。”那老頭沒有再說什麼,而是徑自走開。
林天愣在原地,心中不解。如此輕易就得到了這部心法,難道公孫家的人真的不介意外人修煉麼?
經書並不厚,用絲線裝訂,蠶紙書寫。字體渾圓如一,透出一股書香。林天迫不及待地打開經書,細細看了起來。
粗粗看了一下,經文大多記敘了一個叫做使弟子的人在武聖門下學藝的事情。倒也細致地講解了武者境界的不同,直到戰神境界為止。和林天知曉的倒也大致相似,隻是其中一些地方將武者內息看做三種不同的氣象,一者大行之象,二者沉浮之象,三者銳氣之象。解釋的十分模糊,讓林天看的不明不白。能夠肯定的是,三種氣象所對應施展的武技,其威力簡直是天差地別。
在經卷的最後,才有了一段修煉之法。看似言之鑿鑿,其實更顯得虛無縹緲。果不其然,與那位殷家弟子說的一樣。這修煉之法隻有煉體大成,之後就沒有了。
按照這種修煉的說法,武者根基的修煉,其實決定了內息氣象的區別。
合上書卷,林天快步出了天武殿。這修煉之法需要慢慢體會其中的道理,倒也不急一時。就當林天離開的時候,暗處一道身影快速走過,朝著樓閣中一間屋子走去。
“看不透,看不透啊。”一個老者撫掌而歎。
“嗬嗬,老祖親自帶人來領經書,還是第一次呢。”一個年輕弟子道。
老者點點頭道:“這算是一個機緣,武者之象除了我們公孫家之外,就隻有軒轅一脈能夠修煉。可惜天下武者都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加上深究道理的人越來越少,所以這些武者無不是沉浮不定的氣象,怎能稱得上真正的強者。”
“老祖不必介懷,別人都以為修為越高越好,而我公孫家收納人才,卻是以根基為重。可惜啊,沒有武者能夠明白天武經所言。到如今,就連我公孫家,也找不出幾個有天賦的弟子了。”年輕弟子道。
“唉,這是那些老鬼不明白了。看到別人強大,自己也開始坐不住了,就連公孫家的家訓也置之不理。大行之象的武者才能修煉天目神通,法破萬象,才能成就公孫家的輝煌啊。可惜自從先祖留下這天武經,已經沒有人看得懂,也沒有人修煉成大行之象。而強行修煉天目,神通也會大打折扣,甚至有死亡的危險。”老者歎道。
年輕弟子撲哧一笑:“你說人家老鬼,你自己還不是老鬼一個。能夠讓你親自去見的人,肯定不得了啊。話說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明竅武者來求取天武經的呢。”
老者白眼一翻:“你這小子,跟我說話也沒大沒小。我看此人的氣息,也有些看不透,極有可能是一個修真宗門出來的人。雖然是明竅武者,我敢說你也打不贏他。你說的不錯,武者修煉到了明竅,根本不會在意一部煉體功法。此人如此反常的話,那就是對修煉的武道有了懷疑,所以溯本追源,想要領悟武者之道。”
年輕弟子麵色凝重,冷哼道:“你說的頭頭是道,難道看不出他修煉了陽明訣麼。一個修煉陽明訣,而且還出現在殷家的地頭上,豈會是簡單的人?”
“唉,你們就是把這些看得太重。陽明訣怎麼了,隻要是我想要的人,殷玄風那匹夫豈敢跟我爭。”老者冷笑道。
年輕弟子不住冷笑,一時也找不到反駁老者的理由。因為他說的不錯,一旦他出手,天底下沒有幾個人敢與其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