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說王凡坐在中堂專候女兒消息,忽想起一事,說:“不好了。”夫人與狄虎忙問其故,王凡說:“孤想起段龍兄弟帶來家眷在此,倘若聞知賢婿在此,二人豈肯容情?況段紅玉興兵關外,不知與我兒打仗否?這事到其間有些為難,段洪與我有一拜之盟,豈有心陷害?他弟兄若留在關外不妨,今居關內,必然生禍端,如何是好?”狄虎說:“愚見卻也不難,將他兄弟並帶來家口。哄差到一所僻靜房屋,把他關鎖此處,用人看守,進膳不容出入,待退了段紅玉人馬,大王親自去勸他歸降,共為一殿之臣,豈不兩全禮義?”王凡聽了大悅:“賢婿妙算不差。”即差人將段氏家口關鎖了門,令人看守去了。
王凡說:“不知女兒與段紅玉對敵否?不若孤與公子出關去看看罷。”
二人披掛,領兵一千出關,向前一看,隻見他二人殺得如同猛虎下山,蛟龍出海。王凡看見女兒與段紅玉交鋒多時不分勝負,暗暗稱讚,向狄虎說:
“你看他二人殺得難解難分,真乃女中豪傑也。”狄虎說:“據我看來,段紅玉雙刀上下飛騰,真乃厲害,令愛隻有抵敵之功,沒有還兵之力,若再走上幾合,隻恐有失就不妙了。待我前去相助,共擒於他便了。”王凡說:“須要小心,不可傷害於他。這也原是你夫妻不是的。”狄虎應允,即飛馬跑去衝殺。
段紅玉正與王蘭英殺個平交,一見狄虎衝來,猶如火上添油,不勝忿怒。不知三人爭戰那人勝敗,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三回紅玉敗走竹枝山王凡歸降狄元帥
詩曰:
金蘭友誼已成仇,隻為姻緣各自謀。
恩義兩乖從此日,當初何必結綢繆。
卻說段紅玉正與王蘭英大戰,隻見狄虎衝到陣前來幫助,心中忿起,正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咬牙切齒大喝一聲:“小畜生,你我有不共戴天之仇,今日來得甚好。”即撇了王蘭英來殺狄虎。二人動手,殺得翻江攪海,刀斧交加,公主又跑來助戰,三人又戰了二十合。段小姐想來抵擋不住兩般兵刃,欲用法傷他,王蘭英俱已曉得,不如用紅絨索擒他罷。想完,將雙刀虛砍,飛馬敗走,狄虎拍馬趕來,小姐取出紅線索祭起當空,猶如天羅地網一般,將公子捆於馬下。王蘭英飛馬來救,段紅玉看見說:“奴的法寶拿他,被賊人救去,豈不枉用力的?”連忙把索用力一收。狄虎此時被索纏住,心中慌亂,隻望掙脫,又被小姐收緊。王蘭英轉馬向段紅玉背後一刀,誰知刀短,落在馬後腿上,這馬負痛,後足一掀,把段紅玉已掀於馬下。王蘭英一把雙刀,盡力一下,段紅玉大驚,魂不附體,忙借地雲起在空中。蘭英隻因用力太猛,亦跌於馬下,砍地略深有數寸。
段小姐見他跌下,亦思回手,隻因下馬時失去雙刀,手無兵刃。想道:
“趁眾人在此,關內無人,將母親、哥哥放出,同到竹枝山,再點人馬來報仇。”即駕雲落下城中。找尋一遍,隻見一所屋宇有兵數百看守住,小姐就知是王凡的主意,說:“奴在城外戰鬥,不道王凡這老賊放心前去掠陣,原來將我的家口困住,如今,且去看母親、哥哥,一同殺出城來再作道理。”
即時騰空跑下,隻看母親、哥哥閑坐於一處。小姐來近,夫人一見,吃了一驚,母女相逢,不覺下淚。小姐又將前事說知,嚇得夫人、哥哥目瞪口呆。
小姐說:“母親,哥哥,如今不必慌忙,可與我保著家口殺出關去,到竹枝山點起軍馬再來報仇。”段龍應允,即時披掛,保了家口出來。數百看守兵抵擋不住,由他殺出。
又說王蘭英跌於馬下,見段紅玉駕雲走了,連忙爬起來與狄虎鬆去索子,奔回到王凡跟前,說:“段紅玉敗走了。”王凡說:“他既逃走了,我們回關罷。”公主正在催兵回關,隻見城內衝出一隊人馬,當先乃是段虎兄弟,後麵紅玉保著夫人、家小。王凡一見,手持大刀一柄,將人馬分開,攔住去路,喝聲:“你往何處走,快快下馬受縛。”段小姐見手下兵少,隻得取出葫蘆揭開,倒出豆子,念動真言,撒起空中。登時,迎風化出數千軍馬,手持兵刃,呐喊搖旗。小姐用刀一揮,隻見眾兵上前衝殺,段龍、段虎也趁勢動手。眾兵抵擋不住,被他衝殺出陣。小姐保著家口,斷後而去。王蘭英與狄虎見紅玉走了,又要追趕,王凡即令收軍,帶領人馬一同回城。三人回進內堂,卸下盔甲。王凡向夫人細將交鋒之事說知。夫人早已命人備酒宴,再坐花燭,與兒聯婚。席間,夫妻、父女言談,酒至三巡,時交二鼓,用過晚膳,夫人命侍女掌了燈燭,送公子夫妻歸洞房。丫鬟領命,提了銀燈,公子夫妻拜辭父母,攜手歸房。此夜正在成婚之期,夫婦二人股肱恩愛萬種風流,一夜歡娛,成了百年姻眷,春風一度,倍覺情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