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將聽了大怒,槍刀齊刺,南將提刀相架,三人殺起來。張忠、李義不是本事低微,皆因放出囚車,隻得小軍短刀,所以敵不過此將,又被拿住了。

焦廷貴與嶽綱二人在山下看見,忙跑上來追。南將見山側又有二人殺奔上來,隻得勒馬以待。二將看見這醜漢十分威武,怪不得他三人被擒,原來這賊凶惡武勇,遂大喊:“賊寇,一連擒我三將,是何緣故?”南將聞言不答,長槍又戳來,二將短刀架開。三人戰了一回,二將抵擋不住,亦為刀馬不堪使用。嶽綱想想三人被拿去,原因刀馬不合,如今再戰,難保不輸,即拍馬敗走。焦廷貴看見嶽綱先走了,他亦拍馬跟隨。南將不來追趕,收兵回山而去。嶽綱道:“吾五人出陣,隻道脫離虎口回營,誰知黑夜錯行,錯入此山,遇著蠻將擒去三人,未知生死,怎能回營見元帥?”焦廷貴說:“依著我言,找路回營,稟明元帥,興兵前來踏破此山,可救出三人。”嶽綱無奈,依允尋路。已交巳時,肚中肌餓,路上又無住家人,隻得忍饑而走不表。

又說蒙雲關段洪,此日打點開關投降,心中忽然想起:“兵法雲:‘以虛為實,以實為虛。’又未曾與狄元帥麵訂,若開關出投,宋兵殺入城來不準投降,那時一家性命難保。不若命女兒前去,先獻了降書,果然應允,然後開關未遲。”即時寫了降書,交與紅玉說:“女兒可到宋營獻了降書,倘宋師準降,即可回來。”小姐領命,正要動身,有王蘭英思量:“這段紅玉去獻降書,一恐他不顧生死,一心要匹配著狄龍,必然此位小將軍生得相貌非凡,人才出眾,何不跟隨他前去,看看這狄公子?”說聲:“姐姐慢行,愚妹陪你走走。”段小姐說:“如此甚好。”二人上馬,帶了數十名家丁,辭過段洪與段龍二位,徐徐而去。

走了二十多裏,已到了宋營,遂令家丁通報進營中。狄元帥聞知,又驚又喜,說:“蒙雲關既願投降,因何不放五將回來?”低頭一想,問軍士:“此員女將有何人同來獻降書?”不知如何投降,段小姐有何答話,下回分解。

第二十七回老南將真誠降宋少蠻女私訂良緣

詩曰:

南蠻老將降天邦,大宋當興氣運昌。

擇木而棲名鳥德,揀君以事是臣良。

當下狄元帥見段小姐來投降,有降書納款,不見被擒五將回營,又見軍士回稟,隻同一員女將同來,兵丁數十人。狄元帥聽了,低頭不語,王元帥便呼:“千歲不言,莫非疑著段紅玉有甚麼詐處?”狄元帥說:“然也。段紅玉既破了此陣,緣何不放五將回來?莫非段洪不降,他女兒私降的?”王元帥說道:“不如命人出營問他明白,然後準他投降相見。倘若含糊有詐,搶關便了。”狄元帥便問:“何人出去?”狄虎說:“孩兒願往。”元帥說:

“你去恐失。盤詰敵人須要隨機應變之事,你年輕智淺,那裏參得他人麵情虛實,豈不誤了大事。”狄虎滿麵羞慚而退,想道:“父王不教我去,隻言我作事不牢,待我暗暗出營埋伏在蒙雲關大路旁,候段紅玉回時,截住這丫頭,將他生擒了,問他爹爹的消息,豈不是好!”主意打定了,悄悄走到帳後喚了七、八個家人,吩咐一番:“不要走漏風聲。”說罷,提刀上馬而去。

當時,狄爺見狄虎退去,又問:“誰人前去?”有楊文廣上前說:“小將願往。”狄爺說:“楊將軍前去更妙,須要謹細詰問他。”楊文廣領命出營,帶了人馬一字排開,看見二員女將。王蘭英便問紅玉說:“姐姐,宋營這員小將莫非是狄龍?”小姐說:“非也。乃山後楊業的後裔楊文廣也。他是一員驍勇小將,奴與他交鋒,險些敗在他手。幸然有些法力。但不知他因何帶兵出營?狄元帥如何主意?”王蘭英說:“何不前去問個明白。”小姐說:“賢妹之言不差。”即拍馬上前,呼聲:“楊將軍,今日領兵出營不知何故?”

楊文廣早已看見兩員女將,生得美貌超群,一人是段紅玉,一個不知何人。開言說:“我元帥聞你前來投降獻降書,特差本將軍問你:“既然破了陣,因何不放我們五將回來?”段小姐說:“自從在富春山別了元帥,次夜即領兵攻打,破了陣殺死一萬和尚兵。救出五將,正要訴說前情,豈知這五人反將奴拿住,幸得我有法力脫身,不然性命不保。”楊文廣說:“既然放出眾將,因何不見回營?明明你害了他們性命,如今又來詐降,幸得我元帥參破機關,差我前來擒你。”掄槍就刺。小姐大怒,說道:“奴好意來投降你,隻為破此惡陣,費盡許多心神,殺了王和尚,勸諫父親多少方肯歸宋,誰知你難信我的,反麵無情!救了五人,反說我詐降。早知你們失信,奴枉為極力辛勞,今教我如何回歸見父,豈不被他人恥笑?你是不知其緣由的,快請狄元帥出營,待奴問他,在武侯廟的言詞至今何在?”楊將軍說:“據你言詞,亦是真情歸降,但我五將不見回來,難以相信。”小姐說:“黑夜中五人殺出陣,一定迷失路途。既然將軍不信,且收了降書,限我二日,探聽五人消息再來回報如何?”楊文廣說:“小姐之言有理。待我回去與你轉達元帥。”說完,接了降書回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