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最後的門戶(五)(2 / 2)

他回頭望了一眼陣地內零零散散的隊伍,心中止不住地悲涼。五千多的弟兄,才打了一天一夜,部隊就傷亡超過了三分之二。就是他當年在河西和各部藩人作戰,也不曾遭遇過如此慘痛的傷亡。

按理說,部隊損失這麼大,他魯文平是完全有資格帶著部隊撤下去休整一下,重新整訓一下戰力。可是自己偏偏還接到了白牧楚的死命令,必須死守不退!是,他白牧楚也難,手裏沒有多少兵,部隊的武器裝備也差。他不可能全壓上不留預備隊。

可是他白牧楚有他魯文平難嗎?昔日堂堂的汝州鎮守將軍,手裏麵握著上萬的整編精銳,可是汝州一戰,史浩的無難軍用攻城戰車的密集衝擊戰術,踏破了汝州的城門,也踏破了唐軍要在汝州堅守至西軍來援的口號。汝州之戰結束後,他魯文平的部隊傷亡過半,不可避免地被白憲所整編。如今他的手中,隻能掌控一支暫編的混協軍,原先的老兵連五分之一都不到。今夜的這一仗再打下來,連個種子都留不下來。

他咬了咬牙,目光中略有些悲愴的味道,一字一句道:“全軍準備作戰!”

剛剛還躺在地上半死不活的士兵們紛紛開始行動起來,原本還是一片寧靜的陣地前沿一下子就耀如白晝,空氣裏充滿了死亡的味道。在經曆一天一夜的激烈戰鬥之後,所有人都明白,要在這樣的戰鬥中存活下去,隻能比你那拚命的對手更拚命。

“把投石機拉上去!“站在中軍陣內的史浩麵寒如冰,自大軍北伐進入中原以來,除了開始階段在信陽城下兵鋒頓挫之外,吳軍在一路上都是高歌凱旋,所向披靡。絕大多數的東吳軍官都開始在心底裏想象大軍踏入洛陽城內的情景,很少有人可以在煌煌前途、千載聲名之前保持冷靜,他們都渴望做到當年李源所做到過的大事,被曆史牢牢地銘記。

然而這種人,勝時猖狂如虎。敗時膽怯如鼠。在大軍被白憲抵擋在烏華山一線,時雋所部大軍又東出潼關的情況下,原本“眾誌成城“高呼馬踏洛陽的將軍們,一下子變成了最老成持重的預言家,紛紛從各個渠道和現象中,得出了大軍不宜在烏華山繼續作戰的結論。比如解煩軍的一名士兵今天拉了一天的肚子,以及池州大營的一名士兵在昨晚說了一個晚上關於他妻子的夢話。

這群人以非常專業的精神,從容地忘記了僅僅是幾天之前,他們是多麼極力地在軍事會議上反駁著陸雲穩紮穩打的建議,以一篇一篇激情而熱血的演說,在一支又一支部隊的麵前,證明著自己是有多麼地渴望投入戰鬥。

史浩知道,在這樣的時刻裏,李濼必定要承擔著極大的壓力。這裏大軍數十萬,但是將軍們之間,各顧彼此,心中都打著各自的算盤。他們願意分享勝利,卻不願意接受消耗。部隊裏撤退的呼聲已經開始出現,而這個勢頭正在朝愈演愈烈的方向發展。李濼想要拿下洛陽,就必須繼續下去。作為此刻李濼手中最受信賴的將軍,史浩有責任去替李濼分擔這些壓力。

可是一個人在沒有建立自己的地位和價值之前,是沒有辦法在別人的心中獲得信任和尊重的。連陸雲這樣的沙場宿將都不一定能在這般情況下取得眾多軍官們的信賴,更何況是史浩?

今夜戰鬥的重要性,對於史浩來說,不言而喻。這位身負重任的東吳將軍一邊有條不紊地指揮著各支部隊投入戰場。一邊冷靜地觀察著眼前的戰局。烏華山地勢陡峭,不僅東吳軍中賴以摧城拔寨的攻城戰車無法投入使用,便是其餘如牛皮大車及大型投石機這樣的器械也無法使用。在山地作戰,不僅僅是唐軍失去了騎兵優勢,也讓吳軍失去了他們最大的器械優勢。

如今軍中的投石機大多是改裝過的小中型,威力小了不說,打擊的距離也大大地縮短,有效攻擊範圍隻有三百步,幾乎和強弩淪為一類。

“都督!“一名軍官向史浩奔去,大聲稟報道:“投石機已經準備就緒,請將軍指示!”

夜色裏,是吳軍不住翻卷的戰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