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章 烽火中原路(四)(2 / 2)

這一次,也算是兩軍之強,撞擊在一起。

城樓上的種師成臉上已有了一些焦慮,等到近了一看,這批車輛都差不多能到城牆的三分之二高,每輛攻城車的左邊都 有一架五十個孔的大型弩機,由好幾個身披重甲的吳軍士兵操作,如今北唐最多的也就是二十個孔的連發弩,這差距?而那些弩機身旁都空出著一道裂縫,隱隱看得見底下蓄勢待發的吳軍士兵。

“放箭!各部集結放箭!”種師成嘶聲大呼,南城樓上,弓箭手們都是動作迅速,第一列射畢,第二列立即接上,如此循環不斷。信陽城下隨即下起了一陣陣的冰冷箭雨。靠近南城牆的吳軍衝鋒集群死傷慘重。可是攻上來的解煩軍所部卻不退卻,推著那批攻城車拚死向前。東吳的精銳再不經打,也畢竟擔著精銳兩個字。

攻城車一靠近信陽城牆,那些弩機旁邊的縫隙口就突然冒出了一排雲梯,頂部的重甲步兵動作熟練地接住,隨即往上一撥,整個拿了出來,長度足以爬上城牆。而這些縫隙口的後麵,都有兩個凹進去的圓孔,梯子的兩腳插在其中,再用鐵撩一扣,便是穩如泰山,一動不動。

這邊守軍剛要用滾木羽箭給以顏色,車上的那五十孔連弩早已料到,弩機斜著向上,雖然差這一段距離,但還是在其的精準打擊範圍以內,畢竟弩機和城樓間的直線距離不足六十步,就是射程最短的輕便弩也能準確地打擊城頭。

靠近南城牆的這批攻城車足足有二十輛,全部鋪開,那五十孔的連發弩一齊齊射,一排排的弩箭從城下的吳軍集群中斜著直射向城樓。北唐守軍都是第一次見到,有不少人還未反應過來,弩箭就已經呼嘯而至,從他們的身體穿過,帶出一蓬蓬的鮮血。

趁著守軍慌亂的瞬間,攻城車上的吳軍士兵都是抓緊著機會,快速地攀爬著梯子逼近城頭。

無論如何,解煩諸軍都是東吳有數的的一支王牌軍隊,雖然蘇家為了應付這一次北伐,派了最弱的一部參戰,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解煩軍的戰力在如今聲勢浩大的四十五萬大軍中,也是最上乘的了。

終於,東吳的軍隊攻上了城樓,雖然隻是個別的幾個城垛,但是衝上城樓的吳軍士兵在不斷地增多。唐軍被這新的戰法打了個措手不及,如果不能毀掉城下的這二十多輛攻城車,倒也真是不小的麻煩。

吳軍陣前,一眾東吳軍官都是臉上帶著笑意,期望了許久的攻城車終究是不負所望,一加入攻擊,便已經取得了如此大的優勢。

作為前軍都指揮的史浩,更是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此番他擔任這要職,軍中不知道有多少反對和看輕的聲音,雖然他在北伐之前就已經想到了今日局麵,畢竟功名未立,何以服眾?可是真正麵對那潮水般湧來的質疑時,對於一個一心想要做出一番大事的將軍來說,實在是非常之痛心。

今日?他史浩便要這天下的英豪都看看,江東子弟多才俊,泱泱東吳,也決不僅僅隻是韓言、陸雲、吳慶之。

“韓通!“

“末將在!“

一名身披普通輕甲,略有些瘦長的將軍越眾而出。東吳雖然沒有像北唐劍閣那樣曆代高手輩出的流派,但是大大小小的武林勢力還是不少,其中自然也不乏高手。

這韓通是雁蕩山韓家的子弟,一身功夫很是了得,最早的時候是李濼的親衛出身,後來去了揚州當了幾年軍官,憑著一身武功也是立了一些功勞。

自古以來,江湖高手未必能在軍中立足。原因很簡單,軍陣廝殺遠遠比江湖搏殺複雜地多,那些高手的功夫自然是了得,可是兩軍爭戰,常常一打就是好幾個時辰,若是不懂的配合蓄力,就算是宗愈那般的通玄武功,也是免不得死在軍前。

而這個韓通親臨戰場幾年,將一身武功和軍陣搏殺融會貫通,當真是寒旗斬將的不二人選。

“你所部向來號稱是我軍中猛虎,如今解煩已在信陽城樓撕開口子,你可敢率本部勇士替本將拿下這北唐的江南行轅嗎!”

韓通淡淡地看了一眼正在被攻城車猛攻的南城牆,嘴角扯出冷冷笑意,昂聲道:“如若不死,必破城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