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他們之後的,則是一隊隊不裝備任何盾牌,隻穿著輕甲,雙手持大刀、重斧、狼牙大棒的步兵,這是北唐軍中敢死隊的編製,一般都是犯了軍規要處死的犯人。隻有立下軍功,才能活命。所以這部分人常常會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經常被用在戰局膠著,雙方都難以取得優勢的時候,用來擊破對方的陣形。如果大戰之後,這些人中還有活下的,死罪全免,還可追賞功勳。東吳、西漢軍中也常有這樣的編製,隻是他們的敢死隊戰力,卻是無法和北唐相提並論。以武立國,終究不會是一句空談。
藏在這些重甲步兵之後,則是人數眾多的弓箭手,埋伏在兩翼或者盾牌兵身後不是很遠的地方。除了個別箭術高超的神射手以外,大部分的弓箭手、弓弩手身上都隻是穿著輕甲,腰上大多還掛著橫刀短斧這樣的兵器。一旦兩軍混戰,作為戰場上最靈便的兵種,弓箭手往往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弓箭手之後,就是令草原胡人敵聞風喪膽的弩陣了。一座座戰車般的巨弩迅被安置到相應位置。隻可惜燕京被人奪下,他們當時帶出來的弩機並不算多。
昔年李陵能以五千步卒轉戰草原,披靡縱橫,麵對十倍於己的匈奴騎兵而不潰。弩箭,便是大大地出了力的。
崔伯淵也是騎在一匹馬上,細細地觀看著路可照的布局。眼前這番景象,早在他未入關的時候便已經想過無數次,縱觀路可照今日布陣之法,和北唐一貫的陣法並沒有太大的不同。畢竟比起草原,或者說是東吳、西漢。北唐具有更成熟的軍事係統,這個優勢在他們中下層軍官中尤為明顯。這也是北唐常常可以用一種戰術橫行天下的原因,因為他們具備大批可直接指揮的軍官。這一次重甲步兵還是在前,弓箭手在後。騎兵依舊擺在兩翼機動,隻不過兩翼方向的部隊略有些薄弱,草原上的騎兵機動性強,時常迂回攻擊側翼,兩肋不設防,這就表明路可照今日是做了決一死戰的打算了。
當然,這些早就在崔伯淵意料之中。如今河北局勢糜爛到了這樣的地步。路可照要是不能立即奪回燕京,擊敗眼前的十餘萬兵馬,就算帶著部隊回了洛陽。趙德昭也是要用路可照做替罪羊,用路可照的腦袋來堵住悠悠之口。路家滿門替北唐戰死,絕不是用來換路可照這條老命的。所以這一戰,路可照已是不得不戰,不得不攻。棋子還未落入盤中,唐軍就已經失了先機了。
崔伯淵低聲對蒙塔裏說道:“看路可照此戰的布局,他是準備要不惜代價,死拚到底了。唐軍現在氣勢如虹,我們不宜與之硬拚。我軍從燕京武庫裏拿出來的強弓硬弩不少,等他把重步兵壓上來。先以弓弩去其鋒芒,耗其銳氣,再做打算。”
蒙塔裏眉頭緊鎖:“先生,北唐的騎兵恐怕威力不小,如果他先派騎兵出戰,我們今天這一戰,就算是勝了,代價也不會小。”
“路可照絕不會先派出騎兵的”崔伯淵篤定地說道:“路可照手上可以用的騎兵無非是五十二、九十七兩個軍的兩萬餘騎兵。霸州一戰中,這些騎兵追亡逐北,片刻沒有休整,又馬不停蹄地趕來了燕京。這個時候,騎兵最多隻有七成的戰力。不到關鍵時刻,路可照不會把這些騎兵壓上來的。”
眼看路可照的大陣漸漸布成,崔伯淵接著對蒙塔裏說道:“路可照兩翼隻列拒馬,今日之戰若要勝,關鍵就在於破其兩翼布防,我們要穩守大陣,任其攻打。等他步騎都壓上來,以騎兵抄起兩翼,一擊破之。”
蒙塔裏點了點頭,他也是打慣了仗的,如何看不出路可照背水一戰,不留餘地的架勢,轉身對齊而珠吩咐道:“你去左翼,看準機會,迂回過去,替我衝散其兩翼,滅了那些弓箭兵,封殺其退路。“
“是,大汗!“
唐軍本陣。馬背上的路可照眯眼看了一眼遠方的乃蠻軍陣,淡淡道:“乃蠻的聲勢很大啊,比之當年的契丹也是略有勝出。蒙塔裏這草原霸主,倒也是當得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