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幾日,蕭婕妤、孔美人和薛采女等人受罰的事情便由尚宮局中的宮人按照王皇後和劉昭儀的命令,傳動了後宮中的各個角落——原因都是一樣的,都是不合宮廷禮儀,目無尊卑,但采菱等人真正的命運卻無人說出,隻有當晚行刑的宮人們清楚,她們更是全部三緘其口——這是宮裏一直以來有的規矩,被主上要求杖斃的宮人們大都在深夜行刑完後,就被拖出宮去,丟在宮外一處荒山之上,對外便說犯了錯,已經逐出宮去了。
事情傳到素修的安處殿,素修便已經嗅到了其中的嚴重性——燕後回來,看來是要攪得後宮天翻地覆了,蕭婕妤是前車之鑒,看來,要更加小心才能在宮中立足了。
可日子裏都是小心,又有什麼樂趣呢?
紫鳶走後,訾塵好一段時間都是魂不守舍,幹起活來總是雙眼無神,玉姿非常看不上訾塵這個落寞的樣子,多次嗔怪,訾塵視若無睹,仍然照舊。素修心煩意亂,顧不上許多,也沒有對殿內時不時的爭吵多加管束,靈犀便忙得兩邊和解,整日頭疼不已。
蕭婕妤被關進慎行殿一事,很快便傳到了李曜的耳朵裏,平日裏,他極少關注王皇後對於宮人及妃嬪的懲罰,給了王皇後最大的信任和權力,但蕭婕妤出身大族,在他心中向來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妃子,書讀得比後宮中大部分人多,可能身上有股傲氣,言語之中也很是自負,小錯許是有的,絕不至於犯大錯。
趁著午後空閑,李曜來到昭陽殿一探究竟。
王皇後不是一個偷懶的人,即便是午後,也不會放鬆警惕,還在很勤奮地處理後宮中女官們處理不了的事,皇帝驟至,一應禮數倒也來不及了,昭陽殿中人隻好匆忙跪倒。
王皇後行完禮後,搭上了李曜伸過來的手,與李曜攜手並肩步入內殿,李曜見桌案上全是女官所呈上來的卷宗,隨手拿過一卷,翻了翻,笑著望向也在低頭,湊過來眼看他手中卷宗的皇後,道:“皇後操勞,也要注意休息,這密密麻麻的字,看久了,雙眼幹燥得很。”
王皇後回道:“看得並不久,還是不看的時候多。”
李曜頗有感慨地說,“皇後生性爛漫灑脫,不拘小節,當翱翔於淩空之中,如今在這後宮中,為我排憂解難,事無大小,大都親自過問,勞苦功高,我在前朝便不用擔心後宮中有奸惡之人生事。”
王皇後微微一笑,正色道:“分內之事,算不得什麼功勞,我今生不能替陛下上陣殺敵,保家衛國,隻能在後宮中幫陛下一二——妾才疏學淺,也有許多不到之處,陛下全是褒獎,妾很不自如。”
李曜輕輕握住王皇後的手,笑著凝視王皇後,看了一會,眼中滿是悲色,王皇後道:“陛下許久未來,是不認得我了?”
李曜輕輕搖頭,笑道:“我看到皇後麵露疲憊,很是擔憂。”
王皇後道:“陛下分明是看到妾蒼老了許多——妾跟著陛下也有二十多年了,走南闖北,焉能不老?再者,男男女女都會老,陛下如此看我,倒像是從沒有見過老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