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妝春騎。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盡、樓台歌舞,習習香塵蓮步底。簫聲斷、約彩鸞歸去,未怕金吾嗬醉。甚輦路、喧闐且止。聽得念奴歌起。
父老猶記宣和事。抱銅仙、清淚如水。還轉盼、沙河多麗。滉漾明光連邸第。簾影凍、散紅光成綺。月浸葡萄十裏。看往來、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撲碎。
腸斷竹馬兒童,空見說、三千樂指。等多時春不歸來,到春時欲睡。又說向、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便當日、親見霓裳,天上人間夢裏。”
這是秦王寫的專門用來諷刺父親失去德行的詞,在秦王眼中,楚國就是在父親的手中衰落的,秦王趙久止曾不止一次的跟素修抱怨——說如果是皇叔即位,剛強的皇叔也許不會讓楚國的盛世一下滑落,百姓的好日子也會更長些——秦王無比想念祖父在位時,楚國仍然富強,仍然享受四方敬仰的待遇,沒有今日這般落魄與淒涼啊——這段在老百姓眼中“全盛”的日子,也是秦王心中的盛世——素修無時無刻不再盼望著秦王趙久止能夠恢複楚國以往的榮光。
“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幽葩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算春長不老,人愁春老,愁隻是、人間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輕孤、芳醪經口。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縱樽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
此時傳來的歌聲仍然是昔日的秦王,如今的楚國皇帝所做的詞,素修聽得傷感極了——在異國聽到情郎的佳作,滋味並不好受。
三人之中,隻有小小的樂藝不明就裏,拉著靈犀的手,悄聲問道:“靈犀姐姐,為什麼娘娘看起來很是傷感呢?她是想起什麼了?”
靈犀搖搖頭,笑道:“你看到什麼了?娘娘哪裏傷感了、娘娘分明是在想一個人啊。”
“娘娘也是在想我師傅嗎?”
“也許是吧,你師傅她就生在這麼一個桃花盛開,隨遇飛揚的日子裏——”
樂藝點點頭,繼續看著欲語還休的素修,繼續聽著飄來的歌聲。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複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
昨日一花開,今日一花開。
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掃。
人生不得長少年,莫惜床頭沽酒錢。
請君有錢向酒家,君不見,蜀葵花。“
樂藝聽了一會,剛才悲傷的心情複又燃起——她不知道究竟是誰如此討厭,要將傷感寫進詞中,還要唱出來——她不想流淚了,可卻製止不住。
小小年紀的樂藝此時並不明白為何已經長大的人非要唱些傷感的詞——難道她們也失去了自己的師傅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