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不畏浮雲遮望眼(1 / 2)

祁然很是佩服能夠已激昂的語氣說完通篇的老大臣,寧親侯張劼了,平時一副搖搖晃晃的樣子,此時的勁頭比誰都足。

祁然雖然很想罵娘了,但所處的地方和端坐在上方禦座的皇帝,使得他一遍遍提醒自己要忍耐,這些都是自己的同僚,有的還在一間屋子裏寫公文。

而且說這話的寧親侯張劼也惹不起,在前朝時候,張家就已經是顯貴中的顯貴,曾經出過三位皇後,五任宰相,燕國建立後,榮寵不衰,一門出過四代帝師,在三總管之亂時,還是從龍功臣。

單拿出來一個身份,都夠祁然喝一壺了。這些全部加起來,都可以壓死祁然了。

祁然必須想出一個很好的解釋,說服在場的大臣,不過目前來看說服張劼,貌似就可以成功大半了。

“侯爺不必如此動怒,且聽祁然說分明。”祁然輕輕咳了咳,“整田開荒,不是廢棄騎兵。騎兵是我大燕的屏障,天下聞名,祁然怎會生動搖之心?

廢除多餘兵役,不是製造新的亂子,而是要將百姓現在多服的兵役轉成其他勞役,能讓朝廷多收些糧食和布匹等;

廢除天下各業承襲之製,不是棄用天下承襲之製,若是打鐵的隻會打鐵,我讓他去繡花,也繡不出來啊。這項政令隻是放寬條件,避免有些祖業失傳,如此沒有限製,百姓也好生活下去,交上來的各種稅收便不會成為沉重的負擔,是一件可以人人承受的事情。

還有科舉取材,是祁然所想的為地方派遣能人賢士的最快辦法。我大燕和其他各國國情不同,祁然不會等同視之,生搬硬套。

我是這麼琢磨的,陛下對此也很是讚同——地方之官由科舉選出,再到國子監進行考察,各項合格者方可為官,兩年一次查閱,不合格者永世棄用。

然中央之官,還是依照祖製,必須由各級官吏層層選撥,層層推薦才能委以任用。

雙管齊下,我大燕必定永遠吏治清明,不失本色。

以上便是祁然今日所要說的話,請諸公明察。”

祁然說完,朝著九五之尊的聖上深深行禮,意在告訴皇帝,變法不可動搖,祁然會堅持到底,陛下也請不要放棄。

李曜與祁然相識十幾年,對於祁然的心性品德和能力,了如指掌,見祁然與眾人的辯論,句句在理,將他們駁的無話可說,也增添了不少的底氣。

細看之下,眾臣已經意誌動搖,隻要再有一個重量級的老臣出來說句支持,他李曜再站起來拍板下旨,今天的目的就達成了。

李曜自然而然的將這個人選定為了中書令柳述。

柳述也感受到了來自皇帝的眼神中的期待,和威脅,他作為兩朝宰相,不能輕易對皇帝感興趣的事情說不,對皇帝滿滿期許的的決策說不。

祁然的新政策劃已經不是一天兩天,陛下的決定也不是這一天兩天裏下的,他柳述又能在一天中扭轉些什麼呢?再者,祁然所言無不是為燕國考慮,這些弊政他也非常清楚,有些是他的決策失誤造成的,如今有了祁然幫他修改,然後繼續推行,無有弊害——

柳述也看得很清楚,再不變革,燕國的氣數也快盡了,他們世家貴族的好日子也會到頭的——

如今有了祁然做變革的出頭鳥,他也能省很多力氣,祁然想做的事情中,亦有很多他想做而不敢做的,陛下已然表了態,他便順水推舟,將一切推給祁然吧,其中的榮辱都由他祁然一人承擔吧。

這件事情,做得好了,他也可以留名後世,做的不好了,相信不用他出手,滿朝文武及其遍布天下的門生故舊們也會將祁然“就地正法”,到那時,皇帝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灰心,還是需要他柳述出麵才能力挽狂瀾啊,所以,這時候,他不能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