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在一處較寬闊的地方停下,李曜先行下車,素修緊隨其後,下得車來,素修發現市內繁華之景不亞於楚國的長安——店鋪毗鄰,商賈雲集,不惟有平常所需的貨物如酒肉菜等,還有來自鄰國的絲綢、陶瓷,玉器、字畫等,更有各種名馬、胡琴、琵琶等,市內喧聲笑語不斷,確實不同於素修去年所看的平城鄰縣慘狀,平城裏的燕人還是活得挺滋潤的。
李曜領著素修進到一個瓷器店,素修見到滿屋的琳琅瓷器,樣式或華美,或素雅清新,或釉麵光澤,色黑如漆,大都是楚國的樣式。
店內生意不錯,店主更是一臉忠厚,但臉上卻見不得多餘的喜悅。李曜不免有些奇怪,與店主略談了幾句。店主忙著應酬店內各人,也就有一搭沒一搭地說了幾句。
“掙得多,繳得也多啊。”店主臉色焦急,汗水頻出。
李曜道:“前些日子不是已經減了許多嗎?”
店主沒有直接答話,道:“你們不做生意的不知道其中的門道,更不知道其中的難處——與你說多也無益。”
見店主並不想多說,李曜便放棄詢問,走到正在看顧瓷器的素修身旁,看了選了幾樣。
自始至終,素修隻胡亂看了幾眼,便垂下眼不去看,李曜選了幾樣,打包帶走。從宮中帶來的幾個宦官宮女也按照李曜的吩咐,分別從不同的行裏買來些茶葉、酒肉等物。素修心裏奇怪,但也不敢開口詢問,低著頭跟李曜上了馬車,繼續往前行路,不知去往何方。
一路上,李曜自顧自地閉眼休息,不再多說一句話,素修看了會外麵的景物後,也倚靠著靈犀,眯了會眼。
“陛下,到了。”應如實稟報道。
李曜也睜開眼,揉了揉,率先下車,素修不知此地究竟是哪,隻得滿腹狐疑地跟著李曜下車。
隻見車馬停在較為荒涼處,跟剛才的繁華景象大相徑庭——房屋殘破,道路狹窄,路麵上還有不少淤泥,實在看不出是個好去處。
素修跟著李曜走了幾步,才知道李曜等人停車下馬的緣由——走過坊牆,發現坊間房屋相距很近,車馬難以進入,隻容許兩三人步行通過。
轉過幾條路,在前麵帶路的應如實等人停下步子,走到一戶人家前,敲門不停。
素修抬眼,隻見這戶人家並無奇特之處,大門斑駁,門前冷落,連個進出的腳印都沒有多少。
應如實敲了好一會門,裏麵才有動靜,一個老者慢慢悠悠地打開了門,見來者眾多,且往常從未見過,便小心翼翼地問:“幾位何事?”
應如實正要開口,被李曜搶先,道:“你去稟報你家家主,就說城東的元大郎來找他,還給他帶了幾份薄禮。”
老者答是,關門疾走而去。
此時,天也將暮,寒氣愈甚,素修站了一小會,便感覺腳底生風,涼意浸入,不免有些發抖。李曜感受到旁邊人的哆嗦,遂將自己披在身上的披風解下,給素修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