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穿牆術(3 / 3)

更奇的是,那天康潛進來時,門是從裏麵閂上的。看來,綁匪挾持著那對母子,並沒有從後門出去,那麼他是如何離開的?

比起那香袋的隔空取物,這更加難上幾倍,是帶人穿牆的神跡。

“大郎……”墨兒正想得出神,旁邊響起一個婦人的聲音。扭頭一看,是個五十來歲的婦人,麵容慈和,衣著整潔,雙手裏端著一個青瓷大碗,上麵扣著個白碟,透出些油香氣來。

康潛走出後門,硬擠出些笑,問了聲:“武家阿嫂。”

“春惜妹子還沒回來呢?落下你一個人,這幾天恐怕連頓熱湯熱飯都沒吃著吧,有人給你武大哥送了兩隻兔子,我剛燒好,給你端了碗來,你好下酒。”那婦人將手裏的大碗遞給康潛。

“這如何使得?”康潛忙連聲推辭。“這有什麼呢?咱們兩家還分你啊我的?我們也沒少吃你家的。”康潛隻得接過來:“多謝阿嫂。”“這位小哥沒見過,他是?”婦人望著墨兒。“哦,他姓趙——有個古董櫃子要賣給我,看看這門夠不夠寬,能不能搬進來。”

墨兒最不善說謊,正不知該怎麼遮掩,聽康潛替他掩過,暗暗鬆了口氣。“哦,那你們忙。”婦人轉身走進右邊隔壁那扇門。墨兒隨著康潛也走進屋裏,關好門,才問道:“我正要問左右鄰舍,剛才那位是?”

康潛將碗放到灶台上:“是隔壁武家大嫂朱氏。我們已做了十幾年鄰居,他家有三兄弟,長兄叫武翔,在禮部任個散職,因喜好古物,常來我這裏坐坐;二弟叫武翱,幾年前和我家弟弟康遊同在西邊戍守,前年和西夏作戰時陣亡了,他妻子柳氏和我家那位甚是親密,那天約著燒香的,就是她;三弟叫武翹,是個太學生。”

“左邊鄰居呢?”“左邊房主姓李,不過房子租給了別人,現住的姓彭,也是三兄弟,老大是影戲社的彭影兒,老二是茶坊裏說書的彭嘴兒,老三原是個太醫生,不過太醫學罷了後,隻在街上賣些散藥針劑,人都叫他彭針兒。”

“這三人我都見過,竟和你是鄰居。你們和他家熟嗎?”“他們搬來才一年多,並非一路人,隻是點頭之交。”

墨兒聽後,又在廚房裏四處查看了一圈,並沒看出什麼來,便向康潛告辭。康潛見他似乎一無所獲,雖然未說什麼,眼中卻露出些不快。

墨兒心中過意不去,勉強笑著安慰康潛:“那綁匪沒得到想要的東西,暫時應該不會對大嫂母子怎麼樣。我一定盡力查尋。”

又說出了“一定”這兩個字。康潛滿臉鬱鬱,勉強點了點頭。

墨兒不敢多看他的神情,忙叉手拜別,才轉身,險些和一個人撞上,抬頭一看,胖大身軀,絡腮胡須,是彭嘴兒。

彭嘴兒其實遠遠就看見趙墨兒了。他說書的茶坊和趙不尤的訟書攤正好斜對,經常能看到墨兒,卻未怎麼說過話。他生性愛逗人,越是本分的人,越想逗一逗。他見墨兒和康潛在說什麼,想湊過去聽,等走近時,兩人卻已道別。彭嘴兒湊得太近,墨兒險些撞到自己,他忙伸臂護住,手裏提著一尾鯉魚,一蕩,又差點蹭到墨兒身上,彭嘴兒咧嘴笑道:“趙小哥啊,對不住。又來選古董了?難怪這兩天都不見你們去書訟攤子。還以為你相親去了。”

墨兒沒有答言,隻笑著點了點頭,問了聲“彭二哥”,而後轉身走了。彭嘴兒轉頭望向店裏,康潛已經坐回到角落那張椅上,昏暗中垂著頭,並不看他。彭嘴兒又笑了笑,抬步到自己門前,按照和大嫂約好的,連叩了三聲門,停了一下,又扣了兩聲。

門開了,卻隻開了一半,大嫂曹氏從裏露出頭,神色依然緊張,低聲道:“二叔啊,快進來!”

彭嘴兒剛側身擠進門,大嫂立即把門關上了。“大哥呢?”

“還在下麵呢。等飯煮好再叫他上來。”大嫂仍然壓低了聲音。彭嘴兒將手裏提的半袋米和一尾魚遞給大嫂,大嫂露出些笑臉伸手接住:

“又讓二叔破費了。”“該當的。”

彭嘴兒笑了笑,以前除了每月按時交月錢外,他也時常買魚買菜回來,大嫂從來都是一副欠債收息的模樣,哪曾說過這樣的話?這幾天,大哥彭影兒惹了事,大嫂才忽然變了態度,臉上有了笑,話語少了刺。

大嫂拎著魚米到後麵廚房去了,彭嘴兒朝身後牆上的神龕望去,半扇窗戶大小的木框裏,一坨幹土塊,上麵插著根枯枝。這枯枝是大嫂從大相國寺搶來的,大相國寺後院有一株古槐,據說已經有幾百年,上麵坐了幾十上百個鳥巢,清晨傍晚百鳥爭鳴,比樂坊笙簫琴笛齊奏更震耳。行院會社裏的人都說那是株仙樹,掌管舌頭言語,說書唱曲的拜了它,能保佑唇舌靈妙,生業長旺。那坨土塊都是大嫂偷偷從那古槐下挖來的。

大哥彭影兒這時正藏在那神龕底下。彭嘴兒來相看這房子時,房主偷偷告訴他,這神龕正對著牆後麵臥房的一個大木櫃,那個木櫃底板掀開,是個窄梯,可以通到下麵一個暗室。他當時聽了不以為然,住進來一年多,也隻下去看過一回。

誰知道,大哥現在竟真的用到了這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