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座山,
山旁有個湖。
叫她湖似乎不大合適,因為她實在是太大了。相傳楚人的祖先曾經以為這是一片海洋,直到兩千年前一位方士出“海”尋找長生藥的時候,才愕然發現她居然不是海,但卻是一座很大,很大,很大的湖。
這個湖當然是有名字的。大多數湖都有名字,故事裏的湖或許沒有,但是有故事的湖卻一定有。
雲夢大澤。
至於為什麼叫“她”而非“它”,那是因為她實在是太美了,美到令人不敢相信她是個死物。而更加令人信服的,是楚的一個傳說,說乃是天上的仙女,因情而殞,死之前的最後一滴淚,攜帶著那位仙女一生的愛恨情仇,落到了凡間,便成了這座雲夢湖。
或許這個故事隻讓才子佳人等流連,那麼另外一個傳說,才是讓以雲夢為中心方圓五萬裏部族低頭臣服朝拜祭祀的根本。
每到六月初三,雲夢澤的中心就會電閃雷鳴,連續不斷地有雷電劈下。若是細心去數,就會發現,剛剛好六十四道閃電。若隻是一年如此,也就罷了。但年年都如此,這可就有一點恐怖的色彩了。
如果說這還不夠讓那些高傲的部族低頭,那每年與閃電同時出現的,一座顯然不是雲夢澤周圍百萬裏內任何景色的海市蜃樓,則逼得各族族長爭先恐後,忙不迭的下達了三月一小祭,逢六月初三便一大祭的命令。
由此,這個傳說講的就是雲夢大澤在上古之時本來有一座巨大的湖心島,上古那不知是否存在的神魔之戰後,被天帝用來封印了以當時遠古巫族戰後的殘留實力遠無法滅殺的三千大阿修羅魔將。而每年六月初三的海市蜃樓,便是被封印的大島,在這一天,天帝的封印就會鬆動,魔將們便趁機興風作浪,這才有了那些閃電。而各個部族,便需要虔誠祭祀上天、神靈,以眾生念力來加強封印。
當然,從此,也沒有人再敢棹舟深入雲夢大澤超過三百裏了。
我們的故事,便是從這裏開始。
戊寅年,六月初三。
子夜。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大祭司的聲音遠遠的就傳了過來,傳進了正坐在山林中一個樹墩上聊天的兩個少年耳中。
“開始了。”一個少年說。
“是啊,每年的大祭。”另一個少年回答。
“真想去看看。”一開始說話的那個少年又說。
“你也是知道的,大祭不準過成年禮之前的孩子入場。班垣,這可是上古流傳下來的禮神規矩。”另一個少年無奈地搖了搖頭,如是說。
“行了,羋柯,我還不知道麼。”之前被稱作班垣的那個少年邊說著,便跳下樹墩,朝雲夢大澤的方向跑去。
“等等我,班垣,跑慢點!”羋柯邊喊著,邊追了上去。
遠處祭祀的聲音還在繼續
“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
陳竽瑟兮浩倡;
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
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一會兒,班垣跑到了湖邊,找了一塊大石頭盤膝坐下,又過了一會兒,羋柯也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氣急敗壞的說:“班垣,怎麼我每次都跑得慢過你!”
班垣輕笑道:“要是我是族內跑得最快的,聽你這句話我估計會很高興,”
他又低下頭,看著地上的一顆石子,接著說,“可惜,我不是。”
月光被樹葉擋住了,羋柯看不到班垣的表情,他能看到的,隻是一片陰影。
羋柯張了張嘴巴,似乎想說些什麼,卻終究還是沒有出口,隻是低沉的歎息了一聲。
夕林班族,也就是班垣所在的部族,以及周圍不少部族的族規中,成年禮時,在某一項體能上成績最好的前三甲,不僅可以在成年禮後的第一次大祭上受到天帝的庇佑,更是可以自己領導一個狩獵的隊伍。老了以後,也會受到部族的贍養。甚至逝世之後,也能讓族人單獨做一次完整的招魂祭。而若沒能拿到前三甲,隻能在一次小祭中領受天帝座下不知名小神的護佑,打獵的時候都要自己找隊伍跟著,更多時候還得自己獨自打獵。死了之後,甚至都不能馬上進行招魂祭,還要等上死者超過二十人在集體進行一次隻唱半曲《招魂》的“小招魂祭”。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麼做也不過是為了部族的生存,雲夢附近的凶物並不算少,要想生存,也唯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