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左手劍初想(2 / 2)

當然,基於練招的原因,這個實力足有六階上品的對手也花費了他老大的功夫,在不動用魚腸的前提下,小成巔峰的《霍家劍訣》全力施展,也糾纏了足有半個時辰,才在它身上留下足夠影響行動的創痕,最後才能一劍刺中致命之處,了結了它的生命。

此時霍雲體內凝實如水的內氣已耗去了五分之一,不多不少,正如所料。

不得不說,他對於劍招和內氣運行的掌控,實在已到了一個相對高度。要是真正與這頭六階上等的荒獸搏命,他隻需全力擊出一劍,就足夠斃命了。不過要是隻身應付群攻,在沒有完全把握之下,一般很少人會全力施展大招,畢竟隻要一個回氣或反應稍慢,就足以受傷,以致喪失性命。

順理成章,依靠著原主人留下的威懾力,他成為了這座巨大獸穴的臨時主人,而原主人的殘軀自然也不會被忽略,在打坐將內氣恢複到四分之三的水準後,篝火生起,很快就化作一塊塊肉食送進了凶手的腹中。

喂飽了肚子,取出幹淨水囊潤了下喉,霍雲走到洞穴出口處的一片空地上,然後左手拔出了腰間右側的百煉劍。

是的,左手。

早在最初練劍時,霍雲就有過思量練習左手劍。他要求不高,就算水平及不上右手,要是能達到三分之二、四分之三,哪怕僅有一半的實力,也就心滿意足了。

居安思危,霍雲可不認為自己哪天不會意外傷到右手,與其到時候臨時抱佛腳用左手對敵,倒不如提前練習。

何況兩個多月的鑄劍和出城以來的一路殺戮,他隱隱能感覺到《霍家劍訣》從小成巔峰造詣“登堂入室”到大成第一步“爐火純青”的瓶頸已經開始鬆動,正要借助更深層次的實戰來進行感悟,或者從另一條思路上觸類旁通。

左手劍的設想,就是基於這樣的目的。

不得不說,霍雲確實是大荒武道世界的一個奇葩。他的怪異之處,不在於穿越帶來的靈魂力融合,也不在於他資質差到極點卻能突飛猛進地有了這般遠超同級的實力,而在於他的思維方式。

在大荒之中,尋常武者總是千方百計尋求一門高等的武學,然後日思夜練、輔以良藥,力求實力上的突破。至於為什麼要這麼練,為什麼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又為什麼不能達到預定效果,很少有人會進行思考。

而霍雲的思考總是活躍的,基於在另一個世界養成的習慣,他總是邊連邊想,便是暫時沒辦法解惑的地方,他也會牢牢記住暫時放到腦後,等到機緣和知識量到時,自然就會水到渠成,恍然大悟。

所以,他才會在《霍家劍訣》力壓霍鳴等人時還不務正業地跑去鑄劍,在鑄劍時又不務正業地跑去學拳煉體,才初步窺探到《方寸步》的奧妙,就想著打造短劍施展,甚至在起碼過程還要練習馬步、構想劇烈運動時進行煉氣……相對這般種種,以煉氣代替睡眠的舉動,實在是過於小兒科了。

不過也正因如此,霍雲的悟性才會這般的高,短短時間所能達到的成就才會如此的大。

所謂悟性,絕不如大荒武者所知的那般簡單,除了天資,更重要的是優異的思考與理解方式,和足夠的閱曆見識。那種種異於常人的舉動,在另一個世界卻是路人皆知的常態構思,區別隻在於那裏沒辦法實踐理論,而大荒卻提供了足夠的實驗條件和基礎知識。

可以說,相對大荒的芸芸眾生,霍雲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