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教育(1 / 2)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這句來源於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名言,原文無疑並不是像現在常見的那樣就八個字。原文出自於《管子·權修第三》,所記錄的是管仲的思想。原文的內容是: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穀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我苟種之,如神用之,舉事如神,唯王之門。

不得不說這句話所蘊含的道理,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可以說是金玉良言。可以說整個人類文明最基礎的,就是這不停的傳承下去的教育。正是這種教育使得人類的文明得以保存,也使得先人的智慧與知識被後人所繼承。實際上就算在17世紀,各個國家對於教育也是十分的重視的。因此對於大洋洲華夏共和國的穿越眾們來說,教育也是一個不得不重視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各種移民大量的遷入的時候,一套完整的教育體係無疑可以更好的幫助穿越眾們來同化移民。

但是在現在這種各類人力資源嚴重不足的時候,想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體係無疑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看到現在李高侖的樣子,你就可以知道這一切究竟有多麼的困難了。一身黑色的西裝成套的掛在身上,之所以是掛在而不是穿著。則在於他看著像人,還是更像一個晾衣架。對於新移民來說穿著西裝就算是體麵人了,但是現在的李高侖就是讓新移民看見。新移民也會覺得他是不是剛從煤礦裏跑出來,身上的衣服也是不是順手偷的。要不然不會這樣的和自己的身形完全打不上邊,整個人穿的就不像是自己的衣服。當然煤礦的事情隻是一個玩笑,因為煤礦出來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煤灰。而李高侖身上是完全看不到一丁點的煤灰的,所以怎麼看也不會是從煤礦裏逃出來的。不過這也說明了李高侖現在的形象確實是不怎麼樣的,一身很色的西裝配上慘白且奇瘦的身子骨,讓你覺得這人怎麼看都像是活不長了。不過這也很好的證明了李高侖確實是一個比較負責的人,要不然也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說實話就連李高侖自己都覺得自己是不是魔症了,怎麼會瘋狂的這種地步並將自己搞成這個樣子。要知道他自認為自己當年還是一個很壯實的人,怎麼就在這六個多月的時間裏將自己搞成了這樣一幅鬼樣子。

其實這件事情並不複雜,這要從大洋洲華夏共和國的教育製度說起。穿越眾們對於教育這種東西,還是比較的看重的。

當然之所以會看重教育,眼界隻是一部分而已。其實這也和穿越眾們的整體教育水平有著一定的關係,畢竟穿越眾主體還是以高中生和大學生為主的。畢竟曆史小說這東西沒有足夠的知識基礎,一般也不會看的進去不是。要不然小說裏說段曆史,你還得查百度得多難受不是。

不過正是上麵的原因導致了穿越眾們基本上將現代教育製度就給完全照搬了過來,並建立了一係列的各類學校。當然目前隻有小學和初中,並且初中遠遠少於小學。至於說高中和大學,則是處於有學校沒學生和老師的情況。不過這也是因為目前能夠接受高中和大學教育的穿越眾實在是沒有所造成的。不過根據穿越眾們拍著腦子想出來的《大洋洲華夏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六到十二歲的國民及準國民都必須接受為期六年的義務教育的條款,以及《大洋洲華夏共和國移民法》中所有移民必須在檢疫完成之後去上夜校的條款,就可以想到這條款究竟給教育部門挖了多麼深的一個坑了。雖然說現在適齡兒童的數量並不多,但是教育部門還是要做到每一個城鎮至少放一個小學的。至於初中則就在三個城市之中進行建立,因此光是小學就需要建立八個,如果再算上三個中學,外加上各個城市的夜校。你就可以想象大洋洲華夏共和國教育部的壓力有多大了,畢竟從老師的尋找當學校地址的選址,外加上學生課本的編寫以及各種會議和資金分配。如果再加上在議會中爭取教育資金,同時監督學校教育的開展和督促學生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