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們家的房子都被炸塌了,又沒有親戚投靠,隻能來三岔道另尋出路。”張來娣如實地回答店家。
“太可憐了!你一個女人,又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想找到出路談何容易呢?”店家歎了一口氣,對張來娣的遭遇表示同情。
“我也是沒辦法,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張來娣哽咽著說道,眼淚又忍不住掉下來了。
店家的話確實觸痛了張來娣的心,使她愈加感覺自己是個苦命女人,非常傷心。她甚至想到了死,卻又放不下孩子。
可以說身邊的兩個孩子就是張來娣堅定要活下去的信心來源。她絕對不能拋下孩子,獨自去尋死。
看到張來娣哭起來,店家才反應過來,覺得自己不應該在她麵前說這些沮喪話,容易打擊她那顆本來就極度脆弱的心髒,使她感覺前路更加灰暗。
店家連忙一改唉聲歎氣的模樣,用堅定的語氣來安慰和鼓勵張來娣說,“你也不用太過傷心,重慶城這麼大,總會有你們母子三人的容身之地。”
張來娣連忙抬手擦掉自己臉上的眼淚,對店家露出一個苦澀的微笑,表示對他好心勸慰的感謝。
“你還沒有找到今晚落腳的地方吧?”店家發現張來娣隨身帶著一包行李,便猜測道。
“對,我和孩子都還沒地方住。”張來娣點頭回答店家,並且說出自己的打算道,“我準備呆會就帶著他們去找人家借宿一晚,要是找不到的話,隻能花錢住客棧了。”
“我這地方小,沒法收留你們了。”店家表示自己無能為力之後,便認真地對張來娣說,“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一個可以借宿的地方。”
“真的?在哪裏?”張來娣聽到有地方可以借宿,便立刻停下手中的筷子,抬起頭來看著店家問道。
店家如此同情張來娣的遭遇,當然不會欺騙她。
“呆會你順著我家飯館門前的右邊岔道一直往下走,就會看到一處白牆青瓦的院落,裏麵住著一個姓吳的大娘。她家寬敞,經常收留沒地方落腳的過路人。你去求她,她定會幫你。”
聽到這個對自己和孩子們都是一個希望的好消息之後,張來娣頓時轉憂為喜,連忙再三感謝店家。
吃過晚飯,張來娣向店家告辭,就帶著兩個孩子急匆匆地走了。她怕自己去得太晚,吳大娘已經上床休息了,就不再搭理她。
按照店家指明的方向,張來娣和孩子們順著右邊岔道走了不到半個時辰,果然看到一處寬闊的院落。
該院落外圍的牆是白色的,房子上的瓦是青色的,顯得比旁邊鄰居的房子都要漂亮和氣派得多。
最重要的是院落的樣子跟店家說的完全一致,使得張來娣可以確定這就是吳大娘的家。
走到院子的大門前,張來娣就用力地猛拍院門,同時不停地呼喊著:“吳大娘,吳大娘!”
一個身穿黑色布衣年過六旬的老婦人很快走出來,給張來娣打開院門。她看到門外站著的母子三人,卻感覺陌生,便疑惑地問道,“我好像不認識你呀,你怎麼知道我姓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