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計劃好了,日後日本鬼子一旦攻進南京城裏,他就乘坐小船從水路上撤退逃跑,絕對不會那麼愚蠢地留下來被鬼子殺掉。
辦妥這一切之後,羅卓蔭從碼頭返回司令部,向湯生智作了一個虛假的彙報。而湯生智自負地以為羅卓蔭絕對不敢違抗自己的命令,必定是調回士兵,炸掉船隻,斷掉一切退路,就會安心地跟隨自己抗擊日本侵略者了。
湯生智作為一個司令員,根本不可能親自去下關碼頭檢查羅卓蔭執行命令的具體情況,就不知道羅卓蔭背著他留了一手。
而羅卓蔭也是算準了湯生智的這個弱點,才敢肆無忌憚地欺瞞他,並不擔心被他發現。
不過,羅卓蔭畢竟心裏有鬼,並不敢在湯生智的辦公室裏呆太久,以免自己一不小心就會露出馬腳,被湯生智看出有問題,那就真是太慘了。
把碼頭的情況彙報完畢之後,羅卓蔭沒有多作停留,就以自己要去安排士兵守碉堡為借口,急匆匆地走了。
這時候,張副官突然走進司令辦公室裏,告訴湯生智說,“司令,外麵有三個外國男人要見你。”
“快讓他們進來。”湯生智知道在這種危急時期還留在南京城裏的外國人都不簡單,就不敢怠慢,連忙接受對方的求見。
不一會兒,在張副官的引領下,有三個外國男人先後走進湯生智的辦公室裏。他抬頭一看,發現這三個外國人都是白人,其中還有一個穿著牧師的服裝,看樣子是一個牧師了。
另外兩個外國男人則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一個留著滿臉的絡腮胡子,個頭較高,年紀看上去也較大,另一個則沒有胡子,個頭較矮,較為年輕,都是普通的白人男子。
留有胡子的白人男子似乎這三人當中的小頭目,一見到湯生智,就首先開口來跟湯生智打招呼,並且主動地作了一個自我介紹,讓湯生智知悉他的身份。
原來他叫約翰貝,美國人,在南京經營著一家外文報館,主要是向外國讀者介紹南京乃至整個中華的具體情況。
然後約翰貝就緊接著介紹起自己的另外兩個同夥。那個年輕的白人小夥名字叫做費遜,是約翰貝報館裏的一個記者。
還有那個穿著牧師服裝的男子,湯生智剛才並沒有犯錯,他確實是一個牧師,名字叫做馬吉。
外國人向來都是比較耿直,心裏有什麼話都會直接說出來,不太喜歡像國人一樣喜歡拐彎抹角。加上約翰貝想到湯生智現在忙於備戰,可能沒有太多的時間接見他和朋友們,便立刻向湯生智說明自己今天帶著費遜和馬吉前來求見的具體事由。
根據別處的戰場經驗,約翰貝認為將來日本人前來攻打南京時,戰鬥一旦打響,就肯定會產生許多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