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也許是這裏所獨有的改裝型“四不像”三輪摩托車,在報廢馬達的轟鳴聲中經過半個小時提心吊膽的坎坷行程,“四不像”終於停在了一個叫做嶽虎村的小山村。小村圍繞著一條溪流所建,溪流沿岸種滿了蒼翠的竹子以及生長著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花,小村的後麵就是綿延的大山。一群孩子整在村口的稻場中嬉鬧,也許看到了陌生人孩子們停止了玩耍,眨著眼睛好奇的盯著我們看來。一個稍大一點的胖呼呼的孩子認出了“道士”,叫喊著:“小勝哥”!向我們撲來,其餘的孩子也嘰嘰喳喳的跟在後麵跑來。孩子操著我聽不懂的土話與“道士”嬉鬧了一會,向村中跑去。
“這是我五大(叔)家的孩子”,道士解釋道。
在道士的指引下,我們沿著小道進了村子,村子很小,延山勢而建,大概也就二三十戶人家的樣子,不時的遇到一些蹲在門口吃飯和扛著農具準備下地幹活的村民,三嬸、大奶、二大爺……道士時不時的叫著與村民打著招呼。小道的盡頭道士五叔家的孩子拉著一位40餘歲的村婦正在向我們擺手,道士有點激動的喊了一聲媽就狂奔了過去。
山裏人比較質樸,當晚用豐盛的農家飯款待了我。吃著那從未品味過的野味,向時不時前來看望的村民迎著笑臉打著互相聽不懂的招呼。看來小村難得來一位外鄉人,村民們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更有一些所謂的七大姑、八大姨、三姐、五妹等等的村姑圍攏在門前望著我們嘰嘰喳喳的說笑。不知是因為喝多了農家自釀米酒的緣故還是靦腆害羞的緣故,本來臉皮就薄的我早已是紅光滿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