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勢不可擋(1 / 2)

博伊爾和西蒙最終選擇和丹尼爾合作,這當然是可以想象的,丹尼爾許諾比華納兄弟更多的預算——2000萬,增幅高達25%。對博伊爾的個人酬勞也達到150萬,比華納方麵開出的75萬剛好高出一倍來,在好萊塢,知名導演也能拿到2000萬和分成,比如詹姆斯.卡梅隆,他在一部電影裏的收益基本上勝過所有頂尖明星可以拿到的錢——除了可能的投資部分以外。再比如《諜影重重3》的保羅.格林格拉斯,本集他就能有1500萬片酬,比絕大多數的演員都要高。但是,總體上看,導演的片酬是比主要演員要低的,想拿分成也沒有那麼容易——不是說作為導演,作為主演籌備人員,就很理所當然的能夠拿到一個分成數字,沒有這個道理,通常來說,導演要麼是直接受雇於製片商,現成的劇本,現成的預算數字,這種如果不是很大牌的導演,不可能拿到分成。另一種就是博伊爾這樣,自己的劇本,需要自己找投資,相對來說,這一種要求分成的可能性要稍微大一點,因為對於製片商來說,後一種的穩定性是不足的,將票房和導演捆綁起來,有助於提高他們對最後成品的信任程度。但這個比例也隻是相對前一種,絕對值同樣是很低的。

所以,丹尼爾給出這個數字,絕對算是有誠意的了。

更何況,除了這些數字上的變化之外,丹尼爾也承諾給博伊爾更多的自由權——對一個導演來說,尤其是不那麼強勢和有底氣的導演來說,這個承諾是非常珍貴的。

所有這些條件,還有丹尼爾頭頂無數圈明晃晃的光環,博伊爾決定改弦更張,絕對是個聰明的做法。

隻是,華納兄弟難免鬱憤難平。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部電影,他們事實上沒有多麼重視,如果不是比爾本人比較看好,被丹尼爾拉走也就拉走了,根本傳不到上麵人的耳朵。可是現在事實如此,下麵人也隻好自認倒黴,在心裏暗暗地臭罵DD影業幾句了。

……

好萊塢水下波浪洶湧,DD影業從小蛇變成強龍,將這潭多年不動的水攪的混沌不清,但好萊塢數十年來行程的慣性仍然強大而不可抵擋。

在丹尼爾返回倫敦後,2006年度的頒獎季正式拉開帷幕。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率先發獎。

《一往無前》勇奪影帝影後和最佳影片、最佳攝影數個大獎,讓所有競爭者危機感大增。接著是美國電影協會的十佳電影,《一往無前》位列第一,將《巴別塔》、《無間風雲》、《硫黃島來信》、《陽光小美女》、《女王》、《穿普拉達的女王》等一眾神片斬於馬下,可以說驚動整個好萊塢。

今年在影片一項上是確鑿無疑的大年,《一往無前》能夠勝出,不得不讓所有人開始重新審視這一部作品,審視它引起的巨大風潮。

爭議當然隨之而來。

究竟是以電影的水準獲勝,還是因為它引發的浩蕩潮流,不同的意見在報刊、網絡上不斷碰撞,持不同觀點的人激烈地互相駁斥。業內名宿,普通影迷,都擼起袖子,耍開膀子親自上陣。這是一場沒有明確群體界限的爭論,影評人裏有人支持有人反對,影迷裏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甚至包括台前的明星、導演等等,也有明確支持和明確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