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耶給他的數字,顯然基本能夠說明《壞老師》成功了,至於能夠達到什麼程度,就要看接下來的成績。
但是很快,三天之後,首周末票房出爐,《壞老師》以4333萬位列本周第一,距離第二位的《人生遙控器》,隻多出3萬美金,同樣是首周上映的《人生遙控器》由喜劇天王亞當.桑德勒和《珍珠港》女星凱特.貝金塞爾主演,首周末砍下4330萬,在銀幕數多出500塊以上的先發優勢下,仍然被《壞老師》砍倒。至於第三名的《賽車總動員》,收3464萬美金,這一數字幫助它將總票房累計至1億6800萬。上映三周這個成績,對於皮克斯來說,隻能說差強人意——想要超過《瓦力》是絕無可能了,至於提前上映的《超人歸來》還沒有火力全開。
實力+運氣,為《壞老師》砍下一個單周冠軍。
《好萊塢報道》以“壞老師比遙控器更可愛”報道了本周票房榜。而《娛樂周刊》則毫無底線地以“丹尼爾在場外幹掉了亞當.桑德勒”為題,蓄意挑起爭論。
《壞老師》和《人生遙控器》同一天上映的消息傳出之後,兩位桑德勒之爭就被媒體抓到點。
盡管丹尼爾一直沒有機會回應,而亞當也表示“希望大家都能有好成績”來平息事態,可是喜劇天王和全能天王在喜劇領域的隔空交手——盡管丹尼爾根本沒有出演《壞老師》,還是讓不少人感到興奮。亞當是近年來喜劇領域少有的頂尖演員,同樣是2000萬俱樂部成員,福布斯排行榜明星收入前十的常客。這樣一個對手,基本上能夠拿來和丹尼爾一比了。
要知道,隨著丹尼爾越來越強大,能跟他放對相爭的人也越來越少。畢竟,如果是類似新超人布萊登.羅斯這種,誰也不會認為他跟丹尼爾有放在一起的資格——那還有什麼可看的。
《娛樂周刊》在報道中極盡煽動之能事。
“盡管,我們不能忽視卡梅隆.迪亞茲對凱特.貝金塞爾的優勢,可是考慮到丹尼爾.桑德勒根本沒有親自下場,隻是站在背後操縱的情況。也許亞當.桑德勒的優勢還要更大一點,原院線們此前顯然也是這麼看的——他們給了《人生遙控器》3700塊銀幕,卻隻給了《壞老師》3200塊。丹尼爾的影子對陣亞當本人,大家似乎願意站在亞當這邊。
當票房數據揭曉,《壞老師》以3萬美金的微弱優勢勝過《人生遙控器》,我想這群人應該明白,丹尼爾即便隻是一個影子,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他們需要為自己的輕視付出一點代價了。接棒已經過世的克裏斯托弗.裏夫,出演新的超人的布萊登.羅斯,盡管還沒有全麵上映,但將近1000萬的差距,未必不能說明問題。
現在,好萊塢可能又需要刷新自己的觀念了:丹尼爾製作卻並不出演的影片,在計算票房潛力時,應該多加進去一個2000萬俱樂部的成員,或者說,丹尼爾的影子就是一個新的2000萬俱樂部成員。而除此之外,大家也應該要承認一點,丹尼爾的不敗傳說,根本不是一個傳說,而是因為他的影響力已經強大到足夠覆蓋他投資的作品,這幫助那些作品取得了成功。”
《娛樂周刊》這篇誇張的報導當然不能代表好萊塢的主流想法, 沒有人認為丹尼爾製作的電影應該被特別的另眼相待。《壞老師》的成功,更多的是題材和卡梅隆的功勞。不過要說這絲毫沒有對一些人產生觸動,那也是不全麵的說法。
尤其是一些正在搖擺不定的人。
比如福克斯,他們正在和DD影業展開《博物館奇妙夜》續集拍攝的談判,現在,他們也許希望自己能夠拿回盡可能多的投資比例。
盡管《奇妙夜》還沒有上映,不過這對福克斯沒有的決定沒有影響。如果第一部失敗了,那麼第二部不會開拍,協議就是廢紙,如果第一部成功了,更大的投資比例就意味著更多的收入。而第三種情況,當它變成了一塊雞肋的時候,想必DD影業也不會利用投資比這一點來耗費福克斯的現金流——那沒有明顯的好處,不是麼?
而除了《奇妙夜》之外,福克斯的巨作《阿凡達》,也到了需要最後決定的時刻了。
究竟是自己幹,還是拉入DD一起幹,這對默多克來說是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