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離校(2 / 2)

除此之外,《皇家賭場》馬上要公布新邦德和邦女郎的人選,邦女郎還好,隻是個花瓶,但新邦德的人選,芭芭拉.布洛克利和邁克爾.G.威爾遜,米高梅的兩位高層,經過對200位演員的選擇之後,將目光凝聚在丹尼爾.克雷格身上,尤其是前者——事實證明,她眼光非常獨到。丹尼爾和朗.梅耶完全沒有介入這項已經進行了想的那個一段時間的工作,這給米高梅原高管團隊吃了一顆定心丸。

另一個有競爭力的是英國演員亨利.卡維爾——備受矚目的英國電影新星。這並不是因為他已經有說服力的作品,而是他確實擁有非常棒的先天條件,很多媒體,尤其是英國媒體,將他稱為丹尼爾.桑德勒的繼任者。這當然招致了美國媒體的嘲笑,即便是扮演了超人之後的卡維爾也沒有和丹尼爾一比的資格,更何況是現在,他連《都鐸王朝》還沒有接下。英國媒體的“狂妄”完全來自於卡維爾的年輕以及先天條件,他比丹尼爾要小3歲,而且相貌英俊,棱角分明,一臉正氣,身材高大、胸肌高聳——總之,確實很像丹尼爾剛出道的時候。即便是美國媒體在反駁英國人的狂妄的時候,也不會違心說他的先天條件不行。

但他確實太年輕了!

邦德不應該由一個23歲的男人來飾演,他的演技不足以跨越如此大的年齡差距,不論他是否真的是丹尼爾.桑德勒的繼任者,至少現在他還沒有丹尼爾的功力。

米高梅和DD的高層都知道新邦德的人選,丹尼爾.克雷格自己也知道——這位和安吉麗娜.朱莉合作了《古墓麗影》,和薩姆.門德斯合作了《毀滅之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一起拍了《慕尼黑》的著名英國男星,很快就要迎來自己演員生涯中最難熬的一個階段了。

丹尼爾知道公布人選後,將引發的波瀾,所以他需要到洛杉磯為他擔保。不過在那之前,他需要去紐約看望大衛.芬奇和他的劇組。

……

丹尼爾抵達紐約之後,毫無意外,媒體如雲,鏡頭如雨。

作為投資人和老板,來自己的劇組探班當然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媒體會很自動自覺地將標題擬成“丹尼爾探班娜塔莉”“丹尼爾特意前往林肯中心探望‘朋友’”之類的標題。這也是沒有辦法阻擋的。

米勒接管了劇組派過來的三輛車,8位安保人員,前3後3,剩下2為坐在丹尼爾車上。

每次到紐約,米勒總是如臨大敵。

這個城市確實是個刺殺的好地方。

媒體們除了丹尼爾的機場LOOK,毫無所得,不過丹尼爾來紐約的動作已經夠了,加上照片,一篇報道已經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