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各方言論(2 / 2)

加上之前流傳的《黑天鵝》項目,DD在2006年現在明確的項目也隻有兩部,而且看上去都不是有大賣之像的作品。考慮到約翰.卡什托付給丹尼爾的那部傳記片,數目勉強達到3部。

所以兩年內,DD影業那種大幹一場的氣勢似乎不複存在了,至少不能和他們收購米高梅這樣的手筆相媲美。

新披露的《當幸福來敲門》,卻讓人嗅到了那股專屬於DD影業的票房氣息。

可是威爾.史密斯的加入卻反而影響到了大家的信心。

《洛杉磯時報》對這一奇怪現象做了描述:

“丹尼爾也許想要找一個足夠為人熟知的演員來擔綱這部傳記片,從年齡上來看,除了威爾.史密斯,他的選擇餘地並不大,所以做出這個決定能夠讓人理解。但是,相對於DD影業的輝煌戰績,我們不理解為什麼丹尼爾會堅持在不太合適的前提下,堅持按照常規思路來選角。事實上,除了《希臘婚禮》《社交網絡》是丹尼爾親自出演,《電鋸驚魂》《宿醉》這兩個DD的主打係列,均啟用了不知名的演員。這告訴他們,也告訴我們,明星在DD的片子裏不一定有那麼重要。也許是丹尼爾投資的名頭已經足夠吸引人,也許是DD影業慧眼識珠的能力太高段,總能找到最適合的新演員。

而不論是哪一種可能,都在質疑丹尼爾將威爾引入這個項目的做法。這甚至比丹尼爾把自己曬黑,然後親自出演來更加糟糕。”

隻能說,這個決策擁有充足的新聞價值,持不同觀點的媒體討論的異常激烈,《當幸福來敲門》還沒有建組,就已經引起了大範圍的關注。僅從這一點看,威爾.史密斯值得1200萬的價格,明星的價值大部分在於傳播性——個人影迷貢獻的那點票房,實在不足為道。

F2F上一位叫“好萊塢知情人士”的用戶,就用極其諷刺的語氣談及DD影業的這一安排,對丹尼爾也大作批判。

“這不過是丹尼爾.桑德勒操縱媒體和輿論的新招數,可憐的是,那些自詡聰明的媒體被他玩的團團轉,甚至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被操縱。隻要我們稍微回顧一下丹尼爾的成名史,就知道他一直非常擅長這一點,瑞凡.菲尼克斯、精靈事件、《希臘婚禮》等等,每一個標誌性的成功背後,都有操縱一切的痕跡。特別是《社交網絡》這部電影,將這一點表現的登峰造極,一方麵,電影的上映推動了MB在紐交所的上市計劃,他在MB的資產價值,短短幾個月內暴漲了一倍還多。反過來,穀歌和MB的IPO,以及F2F的迅速發展,又被他用來炒作《社交網絡》這部電影,為他盈利數億美金。這一次選擇威爾.史密斯來演《當幸福來敲門》也不會是例外,等到一切塵埃落定,你們就知道他的‘永不失敗’之名究竟從而來了。”

丹尼爾看到這個發言的時候,還是非常好奇的,這位明顯對他十分了解,要知道能夠提及瑞凡.菲尼克斯的丹尼爾關注者,真的並不多。盡管作為他在《洛杉磯時報》上的第一次亮相,而且成功狙擊了傑昆.菲尼克斯,但至今仍然將它記掛在心,確實是一件讓丹尼爾很容易產生興趣的事情。

“他說的並不錯,”庫薩敢說,丹尼爾臉上的表情絕對稱得上“愉快”。他稍微想了想,就明白了,這段在F2F備受關注的發言,顯然為丹尼爾的“不敗傳說”生造出了一個可以信賴的理由——營銷高手。如果不是丹尼爾自己知道沒有,肯定會認為這個人是自己安排的。

和米拉麥克斯的奧斯卡公關網絡一樣,這種所謂的“營銷能力”,也會成為DD影業的一項核心競爭力,這不違反規則,也不違反法律,誰都可以做,如果DD影業做的最好,並且能夠作用於票房上,這當然就是DD的吸引力所在。

想必,有誌於此的人都會從這段轉發數萬的發言裏得到類似結論。

庫薩“嘖嘖”了兩聲,他是過來和丹尼爾談論DD影業的第三部片子的,或者說不包括《宿醉》、《電鋸驚魂2》、《不朽的園丁》的那三部片子中的第三部,《一往無前》和《當幸福來敲門》之外的。

那是一部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