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浪漫,充滿回憶的開場,瞬間變成了段子滿天飛,笑料無數的即興脫口秀舞台。
這讓大家感到耳目一新。
“這一次,丹尼爾顯然是心甘情願被丟進‘垃圾桶’裏,也許他是想要告訴大家,《希臘婚禮》的傳奇票房已經過去,現在是輪到《宿醉》的時候了,雖然我並不看好《宿醉》能夠達到4億票房的高度,不論是北美還是全球。但相對於3500萬美金的預算,我可以保證,這一次DD影業和丹尼爾肯定又要大賺一筆了,這確實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作品。”
《時報》的記者對麥克.林頓那個問題的回到,顯然是確定以及正麵的。
《宿醉》會賺錢。
其實,DD影業在辦首映禮上越來越高調,《社交網絡》和《宿醉》都可以說明這一點,他們邀請了大量的影片人、記者和各界嘉賓。和《社交網絡》那時候不同,這一次,丹尼爾親自出麵招待各方來賓,大家顯然都很給麵子。
正麵、中性以及負麵的評論大概是6:2:2的樣子,而就喜劇效果這一點上,積極評價則高達80%以上。
即便是和索尼相當一致的媒體,這一次似乎也沒有打算“違背自己的心意”——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
院線那邊,他們也了解過,看好的占大多數,《宿醉》的開畫銀幕不會少,從這一點看,帕斯卡和林頓其實應該可以得出結論了,畢竟,院線不可能拿自己的業績開玩笑。
但是,這些邏輯嚴明的推理,在遇到丹尼爾.桑德勒的時候,都變得不是那麼可靠。丹尼爾“不敗金身”的傳言,即便是各大院線和影院都不可能無視,更何況,《社交網絡》突破3億之後,現在還在做收尾,《希臘婚禮》的4億票房矗立在DD影業的片庫裏。院線方麵受到其它因素影響作出現在決定,並不是不可理解的。
現在,帕斯卡和林頓,想要確定的,也並不是《宿醉》會不會賠錢——而是它會賺多少。
如果又是一部大爆潛力的作品,對目前的局勢可能產生的影響,他們是沒有辦法預料的。
……
盡管索尼係更有理由關注《宿醉》,但其它的製片廠對這部電影也非常上心。
《宿醉》其實算得上是丹尼爾真正意義轉向製片廠工作後的第一部作品,在各大巨頭看來至關重要。確實如此,之前哪怕是《希臘婚禮》《社交網絡》刷夠了票房,也不會給人這個印象,但從丹尼爾一力主導要收購米高梅之後,他的身份,在好萊塢這些製片廠老板眼裏,就從一個傳奇演員轉變為製片廠老板和傳奇男演員,製片廠的工作反而在前麵。
所以,《宿醉》的成功與否,帶著某種層麵上的驗證意義,這一點沒有任何定量的衡量條件,卻在大家的心裏確確實實地存在。
“真希望他能輸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