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談及好萊塢電影格局的時候,大家仍然喜歡使用好萊塢七大,或者七大電影製片廠這樣的描述。可是實際上,新世紀以來,米高梅公司已經沒有太多值得注意的作品,丹尼爾有份出演的《律政俏佳人》可以說是米高梅數年來為數極少的值得一提的賺錢電影。《盧旺達飯店》當然也是其中一個,但對於米高梅龐大的債務體量來說,這些偶發的成功並不足以挽救這家曆史悠久的老牌電網王國。說它是積重難返毫無不為過,在這樣的前提下,米高梅的股東們,想要盤活這家公司,方法當然有不少,比如引入迪士尼或者華納這樣的傳媒巨頭,來充分地使用自己龐大的片庫,但顯然,也許是股東們缺乏做這件事情的動力,也許是迪士尼和華納這樣的傳媒集團並不願意以這種方式介入米高梅,這種嚐試破產了。
所以,被收購成為了米高梅股東們的唯一選擇,從去年早些時候開始,各大競爭者都開始給米高梅的股東們報價,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控股米高梅的人叫科克.科克裏安,這個人1969年第一次收購米高梅的大部分股票,一直到今天,45年來他買入賣出的三次,每一次都賺的盆滿缽滿,米高梅對他來說,與其說是一份事業,不如說是一個玩弄於鼓掌之間的提款機。這樣的人想要運營好米高梅,多少有些癡心妄想。
以索尼為首的國際財團去年成功收購了老牌唱片工廠BMG,這一次收購米高梅的風聲也早就被證實。索尼意圖通過龐大的米高梅電影和電視劇片庫進一步確立在家庭娛樂領域的地位,是一件眾所周知的事情。
當然,索尼並非沒有對手。
時代華納是他們最大的一個對手。
華納看上的隻是米高梅的片庫,作為全球最大的傳媒集團,這個片庫落在華納的手上,肯定會在DVD、付錢電視放映等領域大展拳腳。
此前,華納開價45億美金的新聞也見諸報端,可是後來卻開始消聲,索尼為首的國際財團報價則遲遲拖延,盡管他們想要收購米高梅的念頭還要遠早於華納公司,但作為財團聯合體,動作上似乎還比不上時代華納,但是媒體風傳,他們將給米高梅公司50億美金的收購價格,這一價格顯然足夠刺激大家的腎上腺素——就目前這個報價而言,高於華納5億美金,肯定是個不可思議的數字,因為這個差距已經大到華納不可能接受的程度。
現在看來,華納和索尼這場競爭的拖延,很可能就是因為丹尼爾在那個時機介入其中,換而言之,他的介入給科克一個新的機會,這延遲了整個收購進程。
不管是時代華納還是索尼的計劃都被打亂了。
在這一次DD影業公開自己“蛇吞象”計劃之前,時代華納修改了自己的競購標的,上浮了一個億,索尼則喊出48億的價碼。
競爭者們擺明車馬。
被DD影業“打算”收購米高梅的消息震驚的媒體們,現在開始轉而關注,他們將報出什麼價格來。
……
1月25日,77屆奧斯卡公布了提名名單。
馬丁.斯科塞斯和迪卡普裏奧合作的《飛行家》,重演了去年《王者歸來》的提名氣勢,11項提名可以說所向無敵。馬丁福斯特的《尋找夢幻島》和伊斯特伍德的《百萬美元寶貝》則以七項提名緊隨在後。
但最受人關注的是另一部電影。
《社交網絡》。
這部電影上映兩個月以來,票房已經走高到2億8000萬,現在工作日仍然有1、200萬的票房,磨過3億基本沒有懸念。
當丹尼爾團隊、DD影業的所有人,用那種崇拜裏帶著敬畏,敬畏充滿狂熱的目光看著自己的時候,丹尼爾還是略微產生了一點心虛之感——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在他的記憶裏,這部電影並沒有取得這麼盛大票房成功。似乎北美一個億都沒有破。
上映之前,在丹尼爾看來,《社交網絡》能夠維持一億左右的票房就是相當讓他滿意的成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