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丹尼爾的時代(2 / 2)

他們雖然不插手公司的日常運營,確實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暗中勾連——這在他還沒有擔任CEO的時候,當然是好事,這為他接替邁克爾.艾斯納提供了一個渠道,他能夠通過這個渠道獲得董事會的認可。

但是現在,他的職位是CEO,對於底下的人和董事會眉來眼去,影響公司運營,他簡直深惡痛絕。

包括迪士尼影業的迪克.庫克,艾斯納的離開沒有動搖他的位置,這跟董事會裏有人支持他,是分不開的。

《加勒比海盜》將成為他的最新籌碼,羅伯特點了點《名利場》封麵上霸氣無雙的丹尼爾,“這是你的時代。”

“利森,和ABC方麵聯係一下。”

……

這份雜誌引發的反響,讓很多人都感到吃驚。

吃驚的不僅僅是反響本身,而是當《名利場》那一大列成就明明白白地寫在雜誌內頁上的時候,大家居然沒有什麼可以反駁的。

票房:一部破4億,三部破3億,而且,《海盜》和《王者歸來》非常有可能將這一數據改寫。

獎項:奧斯卡、金球獎、紐約影評人、洛杉磯影評人、人民選擇獎、英國電影與藝術獎、戛納國際電影節,可以說榮譽等身。

影響力: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白宮記者協會晚宴受邀嘉賓,權利平等聯盟反戰與和平委員會榮譽主席,“科技惠澤眾生”基金會榮譽理事長、全球知名的演員、和平人士,社交媒體MB上關注者人數最多的賬戶。

所有看到這些的人,除了吞咽下自己的口水,實在沒法說出別的話來。

在頑固的人,也隻能說丹尼爾還太年輕,並不能看出以後的成就。

可是一旦被問到,“這些成就,難道會隨著時間而消失麼?”的時候,他們也隻有啞口無言。

傳統媒體、互聯網、權威人士的評論,這些層麵的默認,讓丹尼爾在暫時離開好萊塢之前,真正確立了自己四年來的成就,而且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認可。他的自由維基百科條目上,也加粗寫入了這一行。

“《名利場》雜誌將21世紀至今的時間,稱之為丹尼爾的時代,以讚譽他取得的驚人成就和影響力。”

……

“個人傳記?”

丹尼爾聽到這個消息時,簡直哭笑不得。

寫傳記是很多美國人,尤其是有所成就的美國人,喜歡做的事情。如果你自己可以動筆,那就最好,找出版社印上幾百冊,然後找些場合宣傳一下,你就算是一個有個人傳記的人。不少人都願意借此將自己的影響力留在逝去之後的時光。

但即便如此,丹尼爾仍然對這一提議,感到震驚。

“羅伯特.斯萊特先生,他有多本暢銷書,之前他曾經撰寫過通用集團前CEO,傑克.韋爾奇的成功秘訣。”

莎莉顯然做足了功課。

“他打算寫什麼?”

“這是他的創造意圖。”

莎莉遞了一張紙上來,上麵寫了差不多大半頁,顯然是個非常簡略的意圖表達。

“這將是一本激勵美國和全世界年輕人的‘聖經’,它將告訴所有人一個真理,如果你還沒有成功,說明你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這本書將呼籲年輕人不再墨守成規,不再聚焦金融投行、律師事務所、私人診所等等常規上的優秀職業。他們將被喚起追求夢想,追求價值的信心和野心。……我將丹尼爾.桑德勒成功,定義為新世界的美國夢……這勢必將成為美國人引領的一股新的潮流。”

很快,丹尼爾就通讀一遍。

“非常有蠱惑力。”

“但是?”

丹尼爾失笑,“是的,還有但是,但是我不會接受這一邀約,我的授權傳記,不會是現在,也許要到幾十年後,當人們深入地了解過我,了解過我所做的所有事情,我所能取得的最高成就的時候,我才會將這一切訴諸紙筆,告訴以後的人,丹尼爾.桑德勒是誰,他做了什麼,這一切又改變了什麼。現在,還不是時候。”

莎莉並不知道丹尼爾所想,但她覺得,丹尼爾至少希望他在經營上的成就為人所知後,再來考慮這本傳記。

“所以,我今天幫你回絕了?”

“是的,替我謝謝他,跟他說,如果我有這個計劃,會優秀請他執筆的。”

“這是真話麼?”

“如果他活得到那個時候的話,就是真話,否則,誰又能說我撒了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