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驚人的決定(2 / 3)

這顯然是最有可能的一條路。

“這顯然是一篇炮製已久的文章,而且這種指責很難說清楚。”特裏弗憑借自己的公關經驗斷言道,“他在文章中稱你是個‘徹頭徹尾的利益投機客’,他說當你擁有了知名度和票房後,就開始尋求在社會事務上擁有發言權,他揣測你甚至有意願成為第二個裏根。但是顯而易見,你不願意承擔相應的輿論義務,你享受著反戰立場帶來的各項紅利,卻通過避免發表有足夠力量的反戰言論,以規避社會對反戰態度的正當質疑。他舉了個例子,是的,這就是他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了,他說你通過加入‘反戰和和平委員會’獲取了一定的社會地位,並且通過聯盟內的權利人士結實了很多有權力的人物——這些都將對你的個人事業產生利益。”

“顯然是在說費恩.柯林斯。”

這確實是說不清的,因為這是在質疑丹尼爾內心的意願,他沒有任何證據來證實自己的言論,同樣的,丹尼爾也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他是錯的。而言論自由通常保證點火的人不必拿出證據,而滅火的人卻必須有說服人的理由。

“讓我費恩打一通電話。”

費恩接到電話的時候,顯然剛剛聽聞這個消息。

“西恩說的是真的嗎?”

“不,不,費恩,事情已經發展到更不可收拾的階段了。”丹尼爾揉了揉眉頭,“我的團隊發布了聲明駁斥了西恩的言論。但是唐納德剛剛站了出來——哦,抱歉,請你稍等,我等會兒再跟你打過去,你可以讓你的助理了解一下。”

“哈維爾?”丹尼爾拿過特裏弗的電話,“什麼事?”

“我們有應對這種事情的經驗,讓關鍵人物的主頁變得斷斷續續的,然後刪除一些言論——有時候他們會認為是被係統吞掉了。這樣持續一段時間,輿論就會平息下去。”

“這並不是一次自發的輿論潮,而是有人在試圖引領他們,暫時的措施隻會壓抑住大家的情緒,然後爆發出來。”

“直接封掉唐納德的主頁?以他涉嫌散步誹謗言論的名義。”

丹尼爾沉默了一下,他心動了,但是唐納德不是個普通人,這麼做對MB的傷害太大了。

“哈維,不,不行,這麼做會讓MB受到危及言論自由的職責,這種信用額度一旦透支,很難挽回。MB不能冒著險。”丹尼爾還沒忘了開個玩笑,“如果我在好萊塢混不下去了,至少你那裏還有一份光明的事業。”

拒絕掉哈維爾的提議後,特裏弗和庫薩也沒有商議出可行的方法。

丹尼爾當然可以繼續發表聲明,否定唐納德的臆測——但是不像否定西恩.潘那樣,對方拿不出合同,拿不出視頻錄音,也拿不出合理的解釋。這一次老謀深算的唐納德根本沒有給丹尼爾一擊必殺的機會。

隻能是來回扯皮。

這就滿足了西恩.潘的願望——讓這件事情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廣泛。

然而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丹尼爾無論如何都成為了輸家。

他苦心營造多年的形象在連番對抗中會毀之一旦。

可是,不回應同樣不行。

民眾不會認為你不回應是不屑,是公道自在人心。他們隻會認為你被說中了行事,無言以為——這對丹尼爾同樣會產生嚴重的損害。

兩個情形,究竟哪一張危害更大,丹尼爾不清楚,庫薩和特裏弗也不清楚。而存不存在一種更加好的處理方式,他們也不清楚。

這是問題所在,丹尼爾團隊現在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取得好的結果。

丹尼爾幾乎可以確定,明天的報紙一旦出版,這波風浪引起的動靜將會成倍增加——《希臘婚禮》在網上引發大動靜之後,也是引動了紙媒的連番報道,才最終輻射到廣泛的人群。這是目前信息傳播的現狀。

費恩.柯林斯的電話回撥了過來。

“他的目標是我。”

這就是要給成熟的社會鬥爭家的敏感度,短短時間,他就看出了唐納德做著一切的目的所在。

“我們也是這麼任務的。西恩和唐納德顯然是打算各取所需,西恩獲得影響力,唐納德獲得權利平等聯盟的主席之位。而我們,一個被損害無比重要的個人形象,另一個則被踢下主席座位,放棄對權力平等聯盟的領導。費恩,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我相信唐納德不可能僅僅依靠輿論引導來對付你,你需要在其它方麵抵擋住他。”

費恩的腦子無比清醒。

“你說的對,唐納德肯定說服了不少人,不然不會貿然發動。丹尼爾,你怎麼辦?他的質疑過於籠統,回應隻會增加這一切的傳播範圍。另外,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考慮到,一旦紙媒出版,想要扭轉負麵形象就很難了。”

“我們也在考慮,目前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你先把聯盟內部處理好吧,我擔心唐納德已經取得了優勢。”

費恩的語氣依然給人一種肯定的堅決態度。

“他小看了我費恩,也高估了讚同他理念的人數。如果有什麼需要我配合的,你盡管說,我們現在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必須同舟共濟。”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費恩一直沒有再來電話。

顯而易見,他正在全力應對唐納德在聯盟內部和外部引而不發的力量。

丹尼爾突然抬起頭來。

“庫薩,如果我們沒法毀掉這個人的觀點,就應該直接毀掉這個人。”丹尼爾的眼睛變得明亮起來,“西恩.潘或者唐納德,毀掉他們中的一個,就足以緩解我們的壓力。現在看來,壓住紙媒報道已經不可能了,產生更廣泛的影響也不可避免。能夠挽救這一切的,隻有更大的影響。”

丹尼爾心中出現了一個漸漸成型的方案——相當瘋狂,但絕對有效。

第一步,尋求毀掉西恩.潘或者唐納德。

“西恩.潘是個同性戀?吸毒者?有犯罪曆史?”丹尼爾看著特裏弗,“特瑞,你有沒有類似的印象?”

特裏弗幾乎是毫不猶豫地搖頭了,“西恩得罪的人太多,如果他有這些致命的死穴,不可能不被人發現。他曾經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裏,二十四小時被私家偵探跟蹤,除了風流、孤僻、暴躁、古怪這些眾所周知的毛病,沒有任何足以置他於死地的點。而前麵那些,通通因為他的演技和才華,得以被觀眾包容。”

這在丹尼爾的意料之中。

“那麼現在目標就是唐納德了?”丹尼爾非常肯定,“唐納德在華爾街工作過,也曾供職於費城市政府,目前還擔任數家公司的董事,生活靡費,出手闊綽。這樣的人不可能沒有問題,現在要做的是,如何得到這些問題的證據。庫薩?”

丹尼爾一直不知道庫薩重新回到CAA之後,究竟擁有了什麼關係,這足以讓CAA對他的任性舉動視而不見,甚至為他的晉升大開綠燈。而達蒙家族在布什上台之初的風暴裏得以保全自己,背後也應該有一些勢力存在,盡管他從來不問,庫薩也從來不提。

但必要時刻,丹尼爾不會忘記這條路。

“我盡力而為。”

丹尼爾點點頭。

“好的,我來跟其它方麵聯係。讓我數一數,誰可以在這個時候幫我一把。”斯塔西.施耐德、羅伯特.艾格,甚至拉裏.佩吉——MB固然體量已經不小,但沒有接受融資的它,各方麵的社會關係還遠不如穀歌,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權力人物,華爾街投資人,加州參議員等等,隻是在尋求幫助的時候依舊需要慎重,“除此之外,讓人請幾個私家偵探,不用心疼錢,盡快把唐納德的老底都給翻了。對了,費恩那裏應該有點線索。”

隨著丹尼爾下了最終決定,這個小團體開始告訴地運轉起來。

……

第二天一大早,意料之中,很多媒體的頭版,或者不是頭版,也占據主要位置,都在報道這一事件。

特裏弗在昨天稍晚,向主要報刊做了簡短回應——稱唐納德的說法純屬臆測和妄想。

可以說,媒體的報導還是傾向於公正的。

大部分都以“質疑”這種言辭來表述唐納德對丹尼爾的抨擊,而西恩.潘對丹尼爾聲明的回應也占據了大片幅麵:“我以為通知到他就足夠了,這難道不是一個宣稱反戰的人應盡的義務麼?是的,我不能給他開出兩千萬片酬,這可能才是他拒絕這一切的真正原因。”

西恩顯而易見是希望挑起公眾對丹尼爾超高的片酬的反感——仇富這種事情流行於全球認可國家和民族。不過相對於新聞性十足的丹尼爾,媒體們更不喜歡這位特立獨行,成天憤世嫉俗的怪咖,罵完總統罵政府,罵完征服罵好萊塢,賣完好萊塢罵媒體,總而言之,就沒有他看得慣的事情。所以媒體們幾乎都直接指出了這份回應的心虛之處,因為丹尼爾在聲明中說自己已經明確地拒絕了邀請,而且給出了具體的理由。西恩試圖模糊掉自己被拒絕後擅自宣布丹尼爾參演的錯誤,而且淺薄地想要挑起大家對丹尼爾片酬的憤恨。

“這充斥著心虛的情緒,像極了詭辯的強盜和小偷”——《洛杉磯日報》如此說道。

然而盡管如此,這一波報道給丹尼爾帶來的負麵影響仍然不可估量。

媒體們顯然對這個命題也非常好奇。

在接下來的數天內,包括《洛杉磯時報》在內的三家媒體,分別對數千人做了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對丹尼爾持正麵看法的比例從之前的86%一路下跌到40%不到,足足跌了一半還多,而負麵評價則從9個點上升為21個點,同樣上漲了一倍不止。聲譽的39%的人則表示自己需要繼續等待事態更加明確才能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