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
“電影即將進入互聯網時代了。”
“公司必須馬上進入互聯網,imdb、爛番茄、box、Fandango等等,我們至少應該收購其中一家,以確保在互聯網時代的影響力。”
“瘋狂的電影,瘋狂的互聯網。”
單日5200萬,單塊銀幕16000美金。
這兩個數字足以驚動好萊塢七大在內的所有公司,包括他們背後的新聞集團、索尼、時代集團等等這些巨無霸。
DD影業、MB、山鷹公司變得越來越炙手可熱起來。
而在DD影業的辦公室,製造這一切的主要領導者,DD影業CEO戴維、MB公司CEO哈維爾、山鷹公司CEO弗雷德、丹尼爾大經紀人庫薩、丹尼爾電影投資經理人梅麗莎、項目公關負責人特裏弗、還有DD影業丹尼爾電影投資部門的負責人弗格森則團團圍繞著這一切的締造者丹尼爾。
所有人臉上除了興奮、激動之外,還有一絲不確定和茫然。
弗雷德問出了所有人新的想法。
“這一切可以複製麼?它會成為戰無不勝的法寶麼?”
丹尼爾看著和自己共同奮鬥的這些人。
這一刻,僅僅隻有一刻,他真的意識到,一個掌握了趨勢和未來的人某種程度上和上帝沒有差別,這些人不論是斯坦福畢業的哈維爾,還是布朗大學的庫薩,特裏弗畢業於普林斯頓,還有家學淵源的梅麗莎,以及技術天賦驚人的弗雷德,所有這些優秀之極的人物,在麵對這一切的時候都如同一無所知的幼兒。
他們看著自己的眼神就像是信徒看向上帝,他們滿腔的疑惑,都在等待著自己給出解答。
從這種不切實際的感受裏掙脫出來,丹尼爾吸了一口氣,這些人在各自領域都遠比他優秀,他所依仗的不過是未來十年對如今這些新生事物的實際經驗。
“答案,顯然意見是否定的。”
大部分都鬆了一口氣,隻有特裏弗的眼神略顯黯淡。
“有沒有可能再出現一部《希臘婚禮》?我的答案是‘yes’!不過究竟會出現在什麼時候,出現在什麼題材,什麼卡司,沒有人知道。一切變得不確定起來。為什麼,你們可以設想一下,在我們實施這一切的時候,有多少從未有過的創舉,我們利用MB的數據庫係統進行了大量的針對性分析,對各年齡層、不同性別、不同職業、不同地域之間的用戶進行了詳盡的分析,然後確定我們宣傳物料的設計方案、廣告詞、推薦密度。我們選擇了洛杉磯地區首映,得益於DD和IFC在該地區的威信和人脈,否在票房兩小時直播不可能實現,500塊以上的點映規模不可能實現。我們利用了伊凡.左克曼的創造性發明,將彈窗變得無處不在——我發誓,以後會有無數人咒罵我們的。這一切組成了一份前所有人的策劃案。
你們可以想象,短時間內有人能夠重複這一切麼?是的,沒有!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獨霸這種宣傳方式?至少在今年。答案也是否定的,互聯網始終是開放的,如果MB拒絕和別的電影公司合作,那麼MB就會被取代、被淘汰。山鷹公司也是如此,甚至包括DD影業也是這樣。然後,一些並不成熟的電影宣傳方式、一些爛片、一些粗報的引人反感的推送信息,所有這些會迅速地毀滅掉互聯網電影營銷的神秘和威力。我敢保證,等到12月份《雙塔奇兵》上映的時候,MB用戶對這種方式就會產生厭惡的情緒了。
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這種方式將會是一次性的,它將和傳統的宣傳方式一樣,成為一種可能的方式,而不是必勝的方式,有些人做的夠好,能夠避免被厭惡且打動觀眾,他們就能夠從這種方式中獲利。
大家都會很快認清這一切的,它對好萊塢依然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它對MB和山鷹來說,將更加重要,是否能夠抓住今年的時機,對商家確立MB的價值,同時在用戶那裏保證MB的用戶體驗,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然後抓住機會,確立新的盈利方式和快速發展的契機,達成今年用戶超過1000萬到1500萬的目標,並進入快速增長期。當然,同時,MB必然要注意適應這種變化,一千萬用戶和五百萬用戶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何況,隨著MB發展,勢必也會和Blogger一樣進入其他國家,那個時候,用戶將會是億級的,你們要做好準備,如果去運營一個掌握了億萬活躍用戶的平台——那才是真正可以改變世界的東西。哈維爾,你明白麼?”
MB的發展,借鑒的是中國微博和美國推特,而推特在全世界各種事務中擁有的特殊地位,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