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新聞周刊》報導的內容確實屬於實情,當日早上,丹尼爾的廚娘錢寧太太聽到了丹尼爾的一些個人感受。但我們依舊對沙博恩·錢寧未經允許將丹尼爾的私人言論公開報導並引發如此大的波瀾,表示譴責。
請大家相信,我們從未想要將這樣一個嚴肅的,重要的,和美國人民感情息息相關的話題作為獲取任何東西的途徑,祝福我們的軍人,但譴責決定發動戰爭的人,這是丹尼爾一貫的態度。最後,感謝大家,感謝權利平等聯盟費恩·柯林斯主席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丹尼爾將繼續自己在反戰和和平委員會的使命和指責。”
隨著這則證據充分的聲明的發出,丹尼爾在blogger和MB上麵發布的證據迎來數十萬次的訪問和數以萬計的評論,這次輿論顯而易見向這邊傾倒。
“我就知道,聰明的丹尼爾不可能做出這種蠢事。”
“天啊,他居然真的提前感到災難會發生,可惜這種喻示並不明確,不然災難就能夠得以避免。”
“說他為什麼以私密日記行事記錄感受的,你們難道在開玩笑麼,如果有人在9月10日說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會被飛機撞擊,你們會相信麼?你們隻會覺得那是個瘋子,要麼他就是恐怖分子。”
“可憐的丹尼爾,剛才罵他的人可太過分了。”
丹尼爾麵無表情地拉動著電腦的屏幕,屏幕上空白和寫字的部分引發光影不斷變動,映射在丹尼爾臉上的光彩也在不斷變化,這給剛剛度過一場信譽危機的丹尼爾帶來一點奇異的神色。
“埃文那邊由他親自操作,不會有問題,《Vogue》方麵已經和瑞林確定妥當。”特裏弗皺著眉頭,這次事件的解決固然幹脆利落,但也並非沒有留下後患。博文不是真實的,blogger公司更改了發布時間。視頻是瑞林電話裏告知的,丹尼爾自己居然沒有記憶這一點,盡管後來再回想的時候,他想起這些。不過是否需要取消博文的討論以否為結論,視頻是公開工作,可以被指責是在烘托反戰話題,但私密日記就沒有這樣的缺點。
“無論如何,這次都過去了,也許確實需要更慎重一點。”
丹尼爾一想到在家裏,緊緊隻有助理和廚娘在的環境下,依然引發了這麼大的事件和危機,就滿心的不痛快。他已經幾乎沒有個人空間了,現在似乎連最後的領地都被占領了。
“也許我該去學做飯了。”安迪試圖緩和一下氣氛,這當然是說笑的,安迪的工作忙碌程度基本上頂的上五個普通職員,這樣的工作強度下,已經不可能再做更多的事情了。
餘波當然不會如此快速地消散下去,不過對丹尼爾來說,剩下這些好壞的評論並不是壞事,選擇反戰立場之後,這種場麵原本就是意料之中,現在關注越多,影響力也就隨之增大,而且繼續發表類似言論似乎也變得理所當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