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隻是一千二百萬的固定片酬就已經遠遠超過他們給扮演威爾的演員的預算了。
預算封頂隻有三百萬!
女主角的彈性更大一些,要看咖位,但也不會超過三百萬——他們不會請卡梅隆·迪亞茲或者德魯·巴裏摩爾級別的演員。
甚至是傑克船長,片酬上限也隻在一千萬。而且如果他們給出分成合同,基礎片酬還要再降,按照迪士尼的想法,傑克船長肯定是需要請一位A咖的,所以他們準備了一份分成合同,也是他們傾向選擇的方式,能夠平攤一些風險,是他們希望的,這畢竟不是什麼注定賺錢的項目,能夠多拉幾個下水,總歸是好的。而威爾和伊麗莎白的演員,按照設計是沒有資格享受分成的。
當然,如果丹尼爾真的願意,也不會一點都沒得談。以丹尼爾今天的人氣和號召力,已經是有資格談分成的演員了。
最後一個可能,理所當然是把丹尼爾拋開,又貴又不合用的話,為什麼一定要用。
但是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羅伯特·艾格是一方麵,這位迪士尼的新CEO和丹尼爾有幾分聯係,而且對丹尼爾的號召力相當信服。
哪怕是求一點心理安慰,《律政俏佳人》和《魔戒》兩部作品也能給他穩穩心緒了。
作為話語權最重的迪士尼掌舵人,羅伯特的意見非常重要——這建立在羅伯特對傑克船長的形象認知上,也許是做慣了動畫電影的原因,對於戈爾崇尚的那一套,羅伯特不是很感冒,雖然作為迪士尼的CEO,直接插手有所不妥,但《加勒比海盜》畢竟不同尋常。
這就有問題了,戈爾沒法說服羅伯特放手。
而且羅伯特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傑瑞·布魯克海默。
他話早在一年前就丟出去了,在他們還在談論《黑鷹墜落》的時候,丹尼爾就賣了個大麵子給他,沒有應雷德利·斯科特的邀請加入爭奪,而是拱手將角色讓給了傑瑞看好的喬什。後來他說手裏有一個在準備的關於海盜的本子,希望能邀請丹尼爾,丹尼爾甚至沒看劇本就答應下來。
然後現在,丹尼爾明確有了態度,傑瑞跟他說:不,現在我不希望你來演。
即便是傑瑞這樣的金牌製作人,要做出這種事也要等著被人嘲笑了,同時還要承受跟丹尼爾全麵翻臉的準備——他不怕,但為什麼要呢?為什麼要和一個前途無限的巨星翻臉呢?這是個和氣生財的圈子,即便背後撕的血肉模糊,人前還是你好我好。更不用說,今天,丹尼爾和傑瑞還實打實有交情在。
丹尼爾用自己過去一年多的時間編織的人情網絡將三個決策人包裹進去,隻為了《加勒比海盜》這套電影,可謂用心良苦。但為定鼎未來五到十年內的地位,丹尼爾不得不如此行事。
……
《加勒比海盜》三人組的商量的消息很快就到了丹尼爾的耳朵裏。
傳話過來的是個誰都想不到的人。
羅伯特·艾格!
邁克爾·艾斯納很強硬,所以董事會把溫和一點的羅伯特扶上CEO的位置,但他們沒有明白的是,一個人的強硬與否,除了個性還跟位置有關,以前羅伯特·艾格在邁克爾的強壓之下,不得不表現溫和,可是現在不一樣了,他已經是執掌這座航母的最高指揮官。一個任期五年,除非有重大失誤,否則董事會不可能罷免他,這對股價的影響是很重大的。所以羅伯特已經不需要再掩蓋自己真實的性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