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給丹尼爾出了一套主意。
首先找一個和金莉·亞當斯聲線一致的姑娘錄一段話,當然,話是零碎分開的,然後通過剪輯和技術處理手段,讓聲音失真,聽起來就像是金莉的聲音因為失真發生了一些變化。
然後他們在丹尼爾個人博客上發布這段音頻,瓊斯則會在《洛杉磯時報》轉述丹尼爾一方的聲明,並且將猛力抨擊《娛樂周刊》不具備基本的新聞操守,使用虛假的謊言來欺騙觀眾。瓊斯還將發揮自己的筆杆子特長,她將把丹尼爾描述成一個從小生活在惡劣環境中,卻依舊保持了善良、進取和好的生活習慣的難得的年輕人。
這一串動作後,水會渾掉,在沒有人拿得出真憑實據的前提下,這種事情可能糾纏幾天,就不會再有人記得。
然後丹尼爾此時會參加第一個脫口秀節目,他們準備好了每一個問題的答案,力求將打造成一個單純的、善良的、負責任的形象——換而言之,他完全能夠成為美國年輕人的新偶像。
脫口秀如果效果好,那麼丹尼爾在收獲一波熱潮後,也能保證自己的形象不會下跌。
不過丹尼爾最終拒絕了瓊斯的這些方案。
理由非常簡單,這份錄音怎麼來的?偷聽、竊取?不論是哪一種,都跟善良的丹尼爾不應該有關係。
他選擇發一幅直白的四格漫畫——一個貪財的女士在惡人指示下,抹黑她的鄰居——確實非常直白。
然後突然奇想地讓庫薩聯係了費雷德——一個做網站的。
庫薩從丹尼爾的網絡人氣大爆發開始,一直對互聯網興致濃厚。隨著丹尼爾被譽為網絡時代第一個超級網絡明星,庫薩開始尋找一些專業人士來分析這些東西,這是他作為一個杜克大學畢業生的基本好奇和敏感度。
弗雷德,從一所二流大學畢業之後,決心要開設自己的網站——他設想中,這是一個類似IMDB的資源類網站,但應該比IMDB更廣泛,也更有指導意義。這是個宏偉的設想——所以,他失敗了。
正當弗雷德打算去找一份在大網站的工作時,庫薩通過CAA的技術人員聯係到他。
聽到庫薩希望暫時聘請他對明星影迷的網絡狀態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後,弗雷德興奮地快要跳起來,他熱愛這項工作,他不想隻是去寫那些枯燥的沒有靈魂的代碼。
丹尼爾當然知道弗雷德的存在,但他們確實沒有相見過。
這一次丹尼爾突然要見弗雷德,是因為他感覺弗雷德似乎已經有些成就了——為了和各路明星的影迷打上交道,他注冊了很多用戶,然後用這些用戶去參與,甚至引領話題。
不得不說,弗雷德在這一行上很有天賦。
丹尼爾簡單地把“刷熱門”的思想跟他說了一下,怎麼讓一個話題風靡網絡,這在十幾年後的中國,任何一個追星人,都能跟他說上幾句。無非是話題名字本身要足夠吸引人,其次要有引領者,然後要觸動到普通人的興奮點。最重要的是借東風,你完全可以讓一個人氣高漲的人跟你的話題聯係上,這樣他們的影迷就自動地為你傳播信息。
弗雷德的腦洞開的遠超丹尼爾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