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番外:小叔(三)(1 / 2)

226

楊懷青父母之前有個兒子,養到四五歲的時候沒了。全家人緩了兩年,又迎來了他。

那時候家庭條件不好,可由於之前的事件,父母像嗬護眼珠子一樣嗬護他。別的小孩三四歲滿莊稼地的跑,他則是被母親抱在手裏的。

說不準是不是因為父母的過度嗬護,楊懷青被養的如同個小姑娘一樣,跟陌生人說兩句話都要臉紅。他可以在家看一天書,卻沒辦法像別的小男孩一樣瘋跑瘋跳。

等他長到五六歲,父親謀了份城裏的差事,又陰差陽錯救了大老板的命。大老板是個包工頭,手上有著不少抵債的房產。那時候房子並不如現在一樣千金難求,大老板便送了楊懷青父親一套房作為感謝。

楊懷青隨著父母搬進了城裏。

城裏的小孩壓力大,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大老板順手將楊懷青送進了家門口還不錯的小學,這裏的環境讓一個剛從鄉下來的孩子大開眼界。

可很快,楊懷青發現,同學們對他並不友好。

他們叫他“娘娘腔”,喊他“土娘娘”,楊懷青在學校裏受了欺負,家裏也不敢說,隻能更用功的學習。他從來不是什麼聰明的小孩,隻不過比別人更努力罷了。

這麼一路低著頭,楊懷青熬到了高中。

有一天楊懷青就那麼自然而然的發現,女孩子嬌俏玲瓏的身材並不會吸引自己的目光。反倒是體育館更衣室的那些男孩,讓他有了生理反應。

楊懷青是那麼惶恐,覺得自己是個變態。

父母艱難的在城市裏紮根,每天擺個小攤早出晚歸。楊懷青沒人可以傾訴,又沒有如今這麼迅捷的信息獲取渠道。他認定了自己是個變態,甚至一度想過自殺。

可楊懷青又怕自己死了後,已經花白頭發的父母無人照顧。他彷徨於大千世界,孤獨感充斥著每一個細胞。自卑、敏感、害羞,這些負麵的詞語每一天每一天都在纏繞著他,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個醫生。

楊懷青坐了十幾站的公交,拿著省了半個月的午餐錢,跨越城市找到的一家醫院。他唯唯諾諾見了醫生,醫生到挺淡然,告訴他,這不是病。

那是楊懷青第一次鼓起勇氣去做什麼事,醫生借閱給了他書籍。在書本中,楊懷青終於鬆了口氣。醫生對他的幫助,很大程度讓他熬過了那段最難的日子。之後他學醫,也與這件事不無關係。

雖然知道了自己不是變態,但楊懷青心裏仍舊忐忑。他禮貌拒絕著女孩子的邀約,小心翼翼與男生們保持著距離。楊懷青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和女孩子在一起的,可男生……他似乎也沒與誰共度一生的想法。

這一觀念的改變,直到他遇到了顧航。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和顧航是一類人。

那同樣也是楊懷青第一次去喜歡什麼人,可最終的結果卻讓他遍體鱗傷。

那個男人是那麼優秀,他天生如同王者一般。然而他又是那麼絕情,前一秒兩人還耳鬢廝磨,後一秒顧航便殘忍的從他身上離開。那是個大雨瓢潑的夜晚,楊懷青衣不蔽體拖著身體去尋找顧航,可卻這麼也找不到那個人。

在漫天的雨水中,楊懷青終於意識到,顧航並不喜歡自己。他隻是覺得自己新奇,玩玩罷了。

別提繼續上學,楊懷青甚至一度無法出門。他每天蜷縮在層層窗簾下的小黑屋裏,這裏曾是他與顧航的愛巢,現在卻是冰冷的墳墓。

就當楊懷青以為自己要死了的時候,老孟出現了。

老孟將他提留了出來,帶著他去了醫院。破口大罵顧航是個畜生,將楊懷青帶回了自己的家。

楊懷青身體上的病在老孟的悉心照顧下恢複了正常,可心裏的疾病卻無藥可醫。

他患上了抑鬱症。

老孟不得不給他出麵辦了休學,又強製他去接受治療。一開始,楊懷青是抵觸的。可在他接到了母親生病的電話後,開始變得配合。

他不能死,他要正常的活下去。

心理疏導和藥物的費用不低,楊懷青很慶幸有老孟在旁幫著。他花了一年兩個月的時間擺脫過去,耳邊不再有讓他發瘋的幻聽。楊懷青回了老家看望父母,又回到學校與他低一級的學弟學妹們共同上課。

他幾乎可以規劃處他的未來,完成學業,回到老家,當個小醫生。一邊還老孟的錢,一邊贍養父母。

直到他再次遇見了顧航。

一年前顧航走得決絕,老孟曾準備把人套麻袋打一頓,可打聽一番後,才得知這人已經出國的消息。

老孟什麼也不敢問,也沒給楊懷青提。楊懷青並沒有問過這個人,仿佛他從未出現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