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遠在邊地的尉遲鳴都得到了消息,連夜整兵待發,意欲千裏勤王。
齊皇在春蘭殿昏迷病重是事實,蕭皇後封鎖消息密而不發也是事實,隻是太子齊無昭對這件知道多少、又參與了多少卻無人知曉。
因此北齊上下被分為了涇渭分明的兩派。
支持齊無昭上位的強勢派們義憤填膺,堅稱這是李家蘭家的陰謀,自導自演想要栽贓嫁禍給位高權重的監國太子,從而奪權上位。
三皇子、六皇子與北淳王則力挺齊無煦與齊銘,指責蕭家與齊無昭目無王法、作亂犯上,先後動用私衛將北齊宮廷牢牢圍住,企圖以此為契機,將權勢滔天的齊無昭拉下馬來。
然而除了太子府的這些心腹幕僚們,卻甚少有人知道,北齊都城的這場無妄之災,卻和某個人的到來不謀而合。
“張大人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就算他靖陽王再是厲害也不過凡胎肉軀。不請自來闖入我北齊皇城不說,還挑起事端,又豈就能這樣輕易的讓他逃回南秦,滅我北齊威風?!”
說這話的年輕人自是主戰一派,一邊說著一邊用眼角瞥了瞥齊無昭的神色,見那位太子殿下甩過一道淩厲的視線,這才斂了鋒芒垂下頭來。
齊無昭雖然早在數日前就得到了消息,知道秦君璃背著所有人悄無聲息的入了齊境,卻在心中暗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朝中對揮師南下一統中原之事多有反對,一來是認為北齊兵力不足,難以與鎮守闕穀石原的八十萬秦軍抗衡;二來覺得師出無名,就算長驅直入、一舉拿下南秦國都梁京,也會在曆史上留下齊人屠戮的罵名。
北齊軍隊的戰力如何,齊無昭心中最是明白。無論是石原的青焰軍,還是闕穀的青平軍,真要硬碰硬的交鋒,皆不是驍騎軍的對手。
加上之前試探闕穀的那場突進奇襲,更是讓南秦見識到了驍騎軍的靈活多變。
如今隻要打出“驍騎軍”的旗號,恐怕就能讓那些秦人退避三舍,生出足夠的畏懼之感了。
因此隻要搞定朝堂上的那些老頑固,不出五年,北齊大軍勢必能夠一統九州,建立空前繁盛的大齊王朝。
“隻要搞定那些老頑固”——那些迂腐的文臣顧忌的是他們的名與譽,可如果動手的是南秦、是南秦不顧兩國盟約禍亂燕平先下了手呢?
那些躲在先人蔭蔽之下隻會叫囂忠義廉恥的迂腐之輩們,還有什麼反對出兵的理由?!
所以秦君璃必須得抓,必須動用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價的抓。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謀殺齊皇、挑起是非?嗬,一旦落到北齊手中,誰還會在乎他秦君璃到底做過什麼?
曆史,永遠都是勝利者的曆史。失敗者,不過是慘遭唾棄的可憐蟲罷了!
隻見勢在必得的男人站起身,眼中閃過冰冷狠戾的野心:“擬詔吧,著驍騎軍封鎖南境捉拿奸細,就算掘地三尺,也要將秦君璃給我——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