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提督少卿(2 / 2)

除了暴亂肆起,鎮壓不住的時候會就近從幾大軍營調兵,其他時候都是依靠文官手中的少量州衛郡衛,行防禦之責。

“羿王監國不過一月,就這樣著急忙慌的整頓官製,也太心急了些吧。武英殿的那位還在,又不是退位,他這樣亂來,難道不怕引起眾怒、適得其反?!”

秦涼因與靖陽王秦君璃交好,一直看不慣何家自詡聖賢背後卻攬權謀利的作風。

秦君璃放棄皇權之爭,在他的意料之外,但並非不能理解。

皇權之路艱險萬分,好不容易鬥敗了所有的兄弟,奪得大統爬上那個高高在上的位子,卻又得為了百姓福祉而兢兢業業、日夜操勞。

權衡利弊、調停斡旋、攘外安內,一旦有人功高震主,還得防賊似的防著那些立功之人,賞也不是,不賞也不是。

誰說皇帝就一定好當?

在其位,謀其政。說坐在龍椅上就能權力滔天、隨心所欲的那些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無為之人。

萬一在那個位子上鬆懈了一分半點,或在政令民策上出了什麼差錯,被史官筆吏揪著錯處,可不得毀了一世英名,成了千古罪人?!

當皇帝容易,當一個名垂青史的好皇帝,卻是難上加難!

君璃能夠看透這一切自然是好,隻是他和羿王之間,似乎並非兄友弟恭那麼簡單吧……

聽見秦涼的吐槽,那位新任的青威軍統帥淡然一笑,伸出手指,在粗陶的茶杯上摩挲了半圈。

秦君逸此舉是心急了些,可不得不說,論國政吏治,這位監國的攝政王確實是有他高瞻遠矚的獨到之處。

“你可知何家以前為何能夠把持朝政?”心思一轉,秦君璃對著秦涼反問道。

“何家?”秦涼一愣,有些不明所以:“何家世代都是文臣大儒,桃李天下,一呼百應。一旦何家開了口的事情,上位者很難違背大半朝官的意思堅持己見。”

“是不敢還是不能?”秦君璃收回手,笑著看向秦涼的眼。

皇權在上,真的是為國為民,自有後人評判是非,又有什麼不敢不能的呢?隻是曆代帝王顧忌的,是這些文官氏族對民生社稷的挾持與綁架罷了!!

見秦涼不說話,坐在桌邊的男人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文官涉權過重,才是何家獨攬大權的根本,羿王好不容易將何家打壓下去,又怎會在官製上留下空子,讓張家趙家李家鑽著空子再成為另外一個‘何家’呢?!”

秦涼這才渾身一震,明白了他話裏的意思。

提督少卿——以武官之職,負責各地城防安治,雖然打著護城保民的幌子,又何嚐不是對文官的一種監督與限製。

官製改革之後,再有氏族想要像何家那樣一手遮天,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吧……

“嗬,隻不過他秦君逸行事怎會這麼簡單!”

眼角瞥見入城的一隊人馬,秦君璃話鋒一轉,眼中閃過晦澀不明的光:“各地城兵戍衛的增設,分化了青平青焰青威三軍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何嚐不是一種對兵權的限製與削弱?!”

一箭雙雕!!

一個小小的“提督少卿”竟然蘊含了這麼多不為人知的心思與門道,讓秦涼震驚的無以複加,不知為何,忽然有些期待這人的到來。

“對了,聽說新設的提督少卿這幾天要到了呢。”

“咦,玉西的提督少卿?是那個京畿大將的兒子嗎?”

“對對對,就是他!叫鍾什麼來著?”

“北亭,鍾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