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災之殤(二)(2 / 2)

身側的強公公應了下來,連忙給小太監使了眼色。小太監會意,掀了簾子便出了武英殿,去翰林院擬旨。

禦書房少了幾人,瞬間靜了下來,連空氣也冷了幾分。

宮人斜覷著崇政帝的臉色,小心翼翼地撥了撥角落的炭籠,暖意蒸騰而出,卻融化不了幾人內心深處的冰封萬裏。

“你們嘴上不說,折子中不寫,朕卻是明白的很。你們幾個,”崇政帝說著挨個指過,“你,老二;你,邱敏漢。還有那天天吵得不可開交的何士均、封明澤,你們一個一個都在逼朕,逼朕對淮禹兩州動刀子!”

“看看這折子!”拍了拍桌案上那片赭紅,冷哼一聲的皇帝繼續說道。

“國庫空虛、社稷不保?!邱敏漢你想說的是淮禹的事情不徹查,朕恐怕就要徹底失了天下民心吧!!”

邱敏漢一震,連忙跪下行了大禮。這話雖然心裏是這麼想,卻萬萬不得在嘴上承認。

“微臣不敢,還請陛下明察!”

“得了,起來吧。”見他麵色訕訕的站起來,皇帝這才冷冷的瞥了秦君逸一眼,複又對著邱敏漢說道:“說吧,淮禹之事你想怎樣處理!”

拱了拱手,邱敏漢微微一頓,似乎早有準備,上前一步道:

“貪腐要查,民生也不能不顧。

淮禹兩州之案牽扯甚廣,無論是官商勾結、欺行霸市,還是貪汙腐敗、中飽私囊,都不簡簡單單是兩郡十三城的事情。

上至郡府,下至縣吏,撇開其他不談,光是國庫下撥防災治水的銀兩,層層剝削後,落到實處的不過就十之一二。這才導致了兩江流域的堤壩形同虛設,十來日的暴雨便潰決千裏。

照這種情勢,如若貪風不整,就算在淮禹兩州花上再多的銀兩,怕是也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兩地的問題。”

頓了頓,斜覷了眼崇政帝的臉色,邱敏漢話鋒一轉:

“陛下體恤民情,實乃淮禹百姓之福。然整頓吏治、肅清官風,非一朝一夕可成。

如今天災剛過、民富不存,奄息之間雷霆盛威俱下。一旦將兩地涉案官員悉數查撤,吏部勢必要調配各地大小官吏接管淮禹。

新舊之交、諸事紛雜,再加上災後重建責任重大,一旦處理不好,唯恐……”

見崇政帝剛剛有些緩和的臉色又沉了下去,邱敏漢連忙住了嘴。

“哼,查也是你,不查也是你!邱敏漢,你不過一個小小戶部侍郎,到底是誰給了你雄心豹子膽,敢當著朕的麵放肆?!”

皇帝猛的一拍桌案,言語間皆是盛怒與不滿,讓邱敏漢連忙又跪了下來,一副惶恐狀。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實在是淮禹之事太過棘手,不得不謹慎行之啊!江南淮禹、南秦糧倉,行差踏錯,動搖的就是社稷之本啊!請陛下三思,三思……”

秦君璃眯了眯眼,有些不明所以的看著這位跪伏在地磚上、將頭埋到深處的戶部侍郎邱敏漢。

當初邱敏漢江南賑災的差事是他提的議,自是早就將這人的祖宗八代查了個透。

邱敏漢行事果斷、雷厲風行又剛正不阿,確實是解決江南官員腐敗最好的人選,怎的今日在淮禹之事上這般猶豫不決、左右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