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葉淮點了點頭,“可是荊楚最弱……”
“人性不是這樣的。”顧澈笑了一下,然後看向了一邊的葉錦。
葉錦不過兩歲多,還是孩童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卻依然安安靜靜的坐在一邊,一會兒看了看顧澈,然後一會兒又轉頭看了一下葉淮。
顧澈遞了一個果子過去,葉錦正是長牙的時候開開心心的拿著就啃了起來。然而牙齒還沒有長齊,也根本啃不動。
“若是一開始便是僵持的關係,所謂的背叛和暗算不過是利益而已。”顧澈伸出一支手指碰了碰葉錦的臉,“天下熙熙皆為名來,世間攘攘皆為利往。”
說完這句之後顧澈搖了搖頭,“本來就是一時為利益所融,偏偏還將公主嫁了過去,結了親。”顧澈往一邊看了過去,“江東要攻打我們必定要從荊楚繞道,所以若是荊楚不弱的話江東也就這般了。那麼當江東為了這個反水,本來結了親的人會怎麼想?”
袁德這個人,當初在雲州的時候葉頤雖不與其兵馬然而卻是待他不薄的。這樣的情況下袁德還是反了,更何況本來同江東定了這樣的關係。
“所以等到荊楚勢力減弱的時候……”葉淮端起茶盞,“我們再連荊楚,助其攻江東。”
三分是最穩定的局麵,一旦有任何一方弱起來其他兩方便都會有考慮了。
當初席臻為何會讓許尤去攔截葉頤而不是讓衛川呢?
作為先鋒來說衛川無疑比許尤適合很多,而作為清掃戰場的話,許尤無疑比衛川適合太多。
可是在江東的時候這兩個人的職責明顯的倒轉了過來,席臻不會用人麼?
當然不是,若是席臻不會用人也就不會在允川有這般成果了。
唯一的一個解釋就是席臻是故意的,那麼為什麼故意將許尤放過去呢?
其實答案已經昭然若揭了。
因為席臻了解許尤,這個人重情義。若是衛川攔截到葉頤那麼幾乎不用思考定當立馬斬於馬下,然而許尤卻未必。
換成攔截其他任何一個人許尤都能夠和衛川一樣,然而許尤麵對的是曾經有恩於他的葉頤。
如今的許尤和葉頤立場相悖,任何時候見麵都唯有廝殺。
這或許就是唯一一次許尤報恩的機會。
所以許尤放走了葉頤,然而許尤作為荊楚勢力的二號人物,席臻讓他進行追擊從明麵看起來自然是給足了重視。然而葉頤本就不是一般人,換成誰都未必真的能夠追上,許尤失敗也並不是完全無法解釋。
顧澈看著正在專心致誌的啃著水果的葉錦,所以明麵上是葉頤撞了大運遇上了許尤,而許尤違抗軍令放走了葉頤。
然而實際上,從一開始席臻就沒有想要葉頤的命。
真正放走葉頤的不是許尤,而是席臻。
席臻為什麼要放走自己的敵人呢?而且還是葉頤這般威震天下的人,一旦錯過這個機會的話,很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這樣的問題,顧澈和葉淮隻需要站到荊楚的角度思考一下立馬便能明白了。
葉頤若死,當時無論是葉淮葉昱還是葉凱都不足以接手雲州。
那麼隨之而來的一定是整個雲州勢力的大洗牌了,若是葉頤一死,西涼勢力乘虛而入,雲州大洗牌,那麼便是天下打亂。
一如最開始一般,各部分勢力都將再次卷入其中。
然而有一個很重要的便是在所有勢力裏,最弱的一定是荊楚勢力。
那時候他們甚至還沒有一塊足夠穩定的地盤。
那麼如果想要分中原這一杯羹,其他勢力會怎麼做呢?
西涼和遼東定然還是想要瓜分雲州中心這一塊的,而江東當然不會安安靜靜的看著這些勢力瓜分。
然而江東若是想要動起來的話,第一個動手的一定是擋在麵前的荊楚。
葉頤活著雲州勢力便不會崩盤,而其他勢力雖然看到葉頤大敗一定會有想法,然而卻不敢妄動,即使妄動也有雲州勢力僵持著。
這樣以來江東便不會敢有大動作,也因為這樣所以荊楚才有喘息的機會。
從一開始袁德便沒有想過真正的放鬆對江東的戒心。
“天下熙熙皆為名來,世間攘攘皆為利往。”
不過如此而已。
※
①許尤:我也忘記我之前有沒有給關羽和張飛取其他名字了= =找了半天都沒有找到……如果有妹子記得的話留言說一下我改,如果沒有妹子提出來的話之後就叫這個名兒了,等大修的時候改前麵。(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