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她說過的,讓她好好的生活,讓他遠離那個女人,是他自己不聽他咎由自取,非要往那個女人身上靠。”
懷仁看了看說話的人,又看了看自己身邊的一切事物,他覺得自己還真的是可悲又可憐,放縱了這些人在這裏究竟是好是壞,連他自己都沒有發現吧。
師公和懷仁互相對視了一眼,最終選擇了放棄,他們放棄的不僅僅是自己與對方,更是這人生,他們放棄的是對人生的執著,放棄的是對人生的希望。
現在所有的事情都讓懷仁十分的痛心,他不知道師公和她之間究竟是什麼樣的情人,究竟是為了做什麼?
“我就不相信了,真的連我都對付不了他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也就沒有必要說別的,因為根本來不及,你現在想要說的話,在人眼中就是一種錯誤,所以還是不要說的好。”
這一切的溫暖都是因為懷仁和師公他們兩個人的恩怨而已,這一切的對對錯,錯把源自於他們,也是他們的過錯,是他們的災難。
師公以為他自己能做最好的他,他以為他能夠得到最好的自己,他以為他能夠為了自己而付出全部。卻不讓他怎麼付出,怎麼說怎麼做,都不能夠做最好的自己。
“你以為我想殺他嗎?是他自願死的那個女人那般驕縱的活著,你可知道他這個人是出了名的傲嬌傲嬌到她寧願死也不願意伺候別人的程度,正式的伺候別人有什麼不可以的,誰不是伺候別人來的?”
其實師公之所以和懷仁說那些話,不過也是因為他們希望懷仁能夠為了他們說事情。
“就算這樣也不行,你就是瘋了。”
懷仁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笨蛋,徹頭徹尾的笨蛋。因為自己從來都不會去做仁兄局的改革,他覺得師公確實是對的,因為師公已經做到了他最想要的,難道不是這樣嗎?
懷仁看了看師公,又看了看自己,他放縱了這一切,卻隻是為了自己而去創造。檢查還是挺清醒的,她聽信自己能和別人做一樣的事情。
他慶幸自己能和別人去欣賞這些對錯,他慶幸自己和別人最終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有的時候她也羨慕師公,羨慕師公能夠自由自在,但有時候他又羨慕自己,不能像從前那般的勞累。
所謂的追求,其實師公也知道。他根本就沒有對自己做事情,他們知道自己是能夠做最好的人了。或許師公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做什麼,但是師公知道自己做什麼事情都是為了別人的。
“我嚐試過很多種,可能到最後都沒有突破過,正因為我知道我的人生從來都不由我自己做主,我喜歡的人不愛我,這本來就是一種錯但是這錯能堅持多久,沒有人知道。”
其實師公知道自己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別人而做,也就要他們所做的這些事都是為了自己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