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們不能。他們做不到不去做,他們做不到不去想,這便是他們的結局。
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付出究竟是為了什麼,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有回報。因此他們不願意去為了這一切而付出什麼自己應有的東西。
“我從來都不覺得我不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如果說最終發現自己能夠得到的和自己想要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如果自己根本就不能夠續,想要為了自己而付出,那麼還能夠怎樣去得到別人的認可?”
認可什麼算是認可。其實懷仁和師公都不知道究竟怎樣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隻不過他們從來都沒有想做自己心中的那個人,就不想,要知道怎樣才能讓自己得到別人的認可!
其實不論是師公還是懷仁,都希望能夠得到對方的認可,隻不過這認可其實有和沒有也沒有什麼區別。懷仁知道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別人給予的,如果有一天要他還回去,他也不覺得吃虧。
他自己已經白活了這麼多時日,難道說還有什麼事他覺得不能夠再次擁有的嗎?連死亡他都可以克服,還有什麼恐懼是他克服不了的。他是經曆過死亡的人便知道死亡這個事情對於別人而言是痛苦的,但對他而言卻是非常能夠接受的。
“你現在跟我說這些做這些是為了什麼事?希望得到我的認可,還是希望得到誰的認可?你覺得你為了他人的認可並付出你的性命,這便是你最想要做的事情嗎?你不覺得你做的這些事情都十分的讓人覺得可笑嗎?”
其實如果說可笑,沒有人知道什麼樣的事情是不可笑的。師公知道自己說再多做再多都不能夠得到懷仁的認可,因為懷仁根本就不希望擁有自己的認可!
懷仁知道自己從來都沒有得到過最想要的事情,因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別人而付出,從沒有人為他而付出過什麼。
所謂的付出,所謂的回報,其實懷仁和師公都不知道,他們所謂的這些事情,其實有一天都會化為烏有。沒有人知道所謂的回報究竟是什麼?沒有人知道所謂的付出究竟意味著什麼?連生死都不會怕的懷仁還會怕什麼付出嗎?
“師公,你知道嗎?少林寺的一切被別人所不承認是因為什麼嗎?或許從來都沒有人知道他們究竟應該做什麼,但他們難道從來都不告訴自己自己應該怎麼做嗎?難道說真的要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化為烏有,他們才會去想自己究竟應該怎麼做嗎?”
究竟要怎麼做,究竟應該怎麼做,這些事情其實都不是他們應該想的,或許最終一無所有,便是懷仁能夠得到的最好安慰!隻不過,他沒有發現自己究竟要怎麼做,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能夠存在於這世間的生物實在太多,沒有人知道懷仁究竟應該要怎樣說怎樣做才能讓師公讚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