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卷 第三百八十四章 僥幸(2 / 2)

如果他覺得自己真的拋棄了他,他還會去想別的嗎?如果說他真的覺得自己沒有被少林寺所重視,他還會想著去為少林寺破陣嗎?

其實這些人這些事都沒有既定的存在方式。他們想要的太多,才會覺得自己生活的很少。其實這也是正常現象。

沒有人知道什麼是錯誤,沒有人知道七大關卡究竟應該怎麼做,但是懷仁和師公已經爭吵到這裏就沒有繼續下去的勇氣了!

“懷仁,你這樣的人,這樣的心性都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一個奇葩,你能夠說的能夠做的實在太少了,你能夠為自己拚得也實在太少了,你現在這樣就是告訴你自己,你自己做不到。”

生與死竟然沒有限定的規矩,沒有最終能夠彌補的一切,那麼就不要去繼續做下去了。如果說他們發現自己不論怎麼做都不能做對,那麼他們也就不會繼續往下做了。

既然懷仁已經答應過師公要去做這件事情,他並沒有辦法去放棄自己想過的事情。既然師公不願意讓他去說再多,他也沒有必要跟師工留什麼心眼!

師公與完人之間,其實有很多事情是互通的。但他們卻做不到彼此信任,做不到彼此能夠為彼此付出的地步。

師公與懷仁明白,他們不論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已經被別人模糊定義的。因此,他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怎麼做,才算是為了別人而付出!

“你這樣說這樣做有一天都會讓自己知道自己是錯誤的,你這樣說這樣做都是為了告訴自己自己得不到,甚至是不能夠去做。”

師公覺得懷仁所說的一切都有道理,可是那又怎麼樣?他不承認自己錯了,就真的沒有錯誤嗎?他不想要做這一切,真的就沒有辦法讓他彌補過錯了嘛。

其實來來回回也不過就那麼幾件事情,他們到了最後都沒有發現其實自己究竟是對是錯。或許到了最後他們都不會覺得自己做的所有事都是對的,但是他們願意為了自己做的事情而負責任。

如果說懷仁和師公所有的話題都是圍繞著其他關卡,那麼其實師公和懷都是不配得到別人的尊敬的。因為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是為自己著想,而不是為別人。哪怕為別人著想了,也隻不過是一段時間也不是永久。

“有時候我們都在想,我們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有時候我們都在想我們自己究竟能夠獲得什麼?有時候我們都在想,我們自己究竟要為什麼樣的事情而轉動,但其實我們都做不到。”

愛與恨的糾葛,從來都是兩麵的。師公和懷仁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變成少林寺的敵人,自己有一天會被少林寺人所唾棄,可那又怎麼樣呢?他們現在做的這些事情便是告訴整個少林寺的人,他們願意付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