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聽了點點頭說:“大叔,你的建議很好,我記下了,我們回去一定研究,一定給鄉親們一個滿意的答複。”
“嗬嗬,那就好,那就好。”老人很滿。
和老人談過之後,小海抬頭看見前麵有個村子,就領著大家一起向村子走去。
在路上譚鄉長告訴市長,這個村叫蓮子村。小海點點頭說:
“同誌們,你們剛才都聽見了吧,菜農種菜不掙錢,誰還願意種菜?市民蔬菜供應如何保證?”
主管農業的副市長張明說:“是得想想辦法,要想辦法提高菜農的種菜收入,這樣才能保證市場上蔬菜的供應。”
農業局長徐克說:“回去我們馬上研究。”
走進村子,一條不寬不窄較為淩亂的土街道兩邊,參差不齊地排列著一家家院落,有樓房,有瓦房。院牆有磚牆,也有土坯牆。
走進一個由土坯牆圍成的小院子,院裏有三間瓦房,一個老頭正蹲在院子裏的煤爐旁邊熬藥,空氣中有一股濃重的藥味。
看著一群人進來,老頭站起身來,有些不知所措。
譚鄉長趕緊上前對老頭說:
“大叔,您不用緊張,是領導們看你來了。”
“是嗎?謝謝領導們,謝謝領導們來看我。”老人點頭哈腰,一副感激莫名的表情。
小海走上前握了握老人的手,問:“大叔,你老人家今年多大年紀了?”
“我呀,今年整整七十歲了。”
“你這是給誰熬的藥呀?”小海問。
“還能是誰,就是我那病在炕上的老太婆呀。”
“大娘怎麼了?病了?”
“可不是病了咋地?”
“那病了多長時間了?”
“唉,別提了,病了兩年了多了。”
“那為何呆在家裏,不上醫院呢?”
老人歎了一口氣說:“我們也想去醫院看呀,可看不起呀。”
“這是怎麼回事?”小海問。
老人說:“開始病的時候我們是去了城裏的醫院,可是幾次下來就再也去不起了。也不知道現在的醫院怎麼了?看病排隊不用說,看病的程序也比過去複雜多了,一會這個檢查,一會那個檢查,一會CT,一會X光,都不知道要查什麼?而且價格貴的要命,幾次就把我們一家多年的積蓄花光了。沒有錢人家醫院就停藥,讓我們出院,不給看病了呢。”
“那後來就沒有想想別的辦法?”
“想了呀,怎麼能不想辦法呢?住院是住不起了,後來有人建議我去看中醫,說中醫便宜,可以不用住院,躺在家裏休養,按吃藥就行了。我就照著做了,可兩年下來,病情並沒有什麼好轉,我看這樣下去,就隻有等死了。”
聽了這話,小海心裏不好受,老百姓可憐呀。就問:
“老人家,家裏還有其他親人嗎?”
“有呀,我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出嫁了,嫁的遠,家境也不好,管不上我們。兒子呆在家裏種菜又掙不了幾個錢,老伴病了之後,兒子和媳婦就出去給人打工去了,為的是多掙幾個錢好給老伴看病。留我在家裏一邊照看著老伴,一邊種我那幾畝菜地。”
“那村裏和鄉裏就沒人管嗎?”
“誰管呀?現在土地都承包了,大家各管各,誰還有心思管我們呀?”
小海聽了回頭看了看,譚鄉長低下了頭。小海說:
“譚鄉長,這件事你來處理,總不能讓人等死吧?要盡快讓大娘住進醫院好好治療,所需費用由你們想辦法解決。”
“是,市長,我馬上派人去辦。”
回頭又對老人說:“大叔,你放心,大娘很快就會被送進醫院治療的,大娘一定會沒事的。”
“謝謝,謝謝領導,謝謝政府。”老頭一邊作揖一邊感激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