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意猶未盡(2 / 2)

十日後嬰胎一案也終於出了結果,確實如百姓血所控訴的一般。

煙貴妃取嬰胎而食,竟是為了保持韶華之貌。

而柳國公則是為了將這件事給徹底擦去,枉顧百姓生命,將數名受害者給相繼暗殺掉。

民生怨騰,紛紛跑到皇城門口,民怒積怨重重,指責柳國公殺人犯法。

皇城禁軍出來趕人,中間又出現不少擦碰,更是將這間事給推得熱火朝天。

即便魏帝將煙貴妃打入了冷宮,將柳國公一家收押進監。

而這煙貴妃的惡事終究還是影響到了太子。

除了他的位置沒有絲毫動搖外。

因為如今皇朝便隻剩下他這一位正統皇室血脈。

但即便是將這件事處理好了,他今後的位置即便是坐上去了還是有下麵的人在怨聲載道,如果這樁事處理得不好,民心所背,對太子而言是更大的災難。

而更令太子不知所措的時候,便是在他去往河道監工的時候,萊州府河道的河工冒犯了太子,被太子身邊的侍衛以刺客之名殺死。

在對外的聲名中說道,那河工壓根不是河工,而是冒充的刺客想行刺太子,可有百姓出來相互證明那河工確實就隻是一個普通的河工。

因為有關疏浚工程中的隱藏的一些問題要告發給太子知道,被工部的某些官僚率先知道了實情,在河工麵見太子的時候便早已經命令侍衛將其當成刺客殺死了。

而這樁事件裏太子就當了墊背的,隻是太子還一直被埋在鼓裏罷了,還一味地請教河道總督左晨,並讓他協助處理民工鬧事一事。

左晨的態度很堅決,因為是武將出身,在多次阻撓鬧事民眾不成後,便開始實行打壓政策。隻有一味膽敢接近太子身側的,殺無赦。

民眾對事實的真相不理解,一直都被埋在鼓裏,加上有心人的慫恿下,鬧事泛濫成災,更是由於太子的母妃煙貴妃所做的惡事而對太子也加深了憎惡。

朝堂調派了人手去鎮壓,才將此事給暫時壓製了下來。

之後,魏帝是在三日後才從伯奇軍手中得知了河工一事的調查,方才知道工部的人在背後貪汙公款的嚴重到何種程度。

此時,詹士府的卓博凱卓大人作為太子府的輔臣,便前來魏帝麵前給太子申述,“太子是種了奸人設下的局,那百姓確實是普通百姓不錯,可是殺死百姓的侍衛並不是太子身邊的人,而是被工部侍郎左晨故意安插在太子身邊。”

若是前些天魏帝定然還要怒罵上太子府的這些輔臣一頓,可今日在伯奇軍將那天的事情寫在密封裏據實稟報了之後,他也知道了太子在這間事情上實屬無辜。

便說道:“這事孤也知道,但讓孤怎能不生氣?他都不小了,卻還會識人不明。那左晨老奸巨猾,貪汙了疏浚河道多少銀兩,他竟然全無察覺,待在萊州府那麼多天,河道未能修好卻還鬧出了這麼多事。”

卓博凱伏地下跪道:“陛下,太子終究也隻到十五歲,而那左晨也曾是在戰場上說一不二之人,若太子能驅動這些老臣,自然不會有如今的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