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弗從裏麵找出了那一年間發生的事情....
崇平七年夏,年僅十歲的德昭公主因落水生病,連續三月纏綿病榻,十月撒手人寰。
同年十月,不知何因皇後卻要出家,但為著皇家的顏麵,對外宣稱是為了給皇室祈福,一直身居宮內,帶發修行,從此不踏出宮門一步,不理後宮事務。
十一月入冬後,便下了將近一個月的大雪,壓倒了無數屋子平房瓦舍,百姓叫苦連天,死傷無數。
十二月,南邊東夷人蠢蠢欲動,攝政王賀蘭沐率領十萬大軍鎮壓。後來攝政王如何地有勇有謀,殺伐決斷將那東夷人驅之海外便是後話了。
這些事情同現在應該存在某些聯係。
阿弗想起了那夜偷偷潛進賀蘭毅府邸內聽到的消息,東夷人前後兩次進犯的緣由。
當年皇帝要和談,賀蘭沐卻反其道而行阻了他們的路,如果不是率先知道了和談的消息,如果他不是先下手為強,如果他不是在路上設了陷阱讓傳旨的監軍晚到了那麼一會,他這就是違抗軍令,這又是那裏來的勇氣給他這麼大的膽?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吧!這種事情在無數個將軍身上演繹過,可最終能逃脫君王之責的又能有多少?他難道就不怕上位者雷霆之怒嗎?當時攝政王已經是勝券在握了,就算是和談又能怎樣?冒著那麼大的危險也要把他們滅了....阿弗忽然惡趣味地想到,莫不是想隱藏什麼事情真相吧?
他做的這些是為了一直被東夷人壓迫的百姓,是為了戰死的士兵,還是為了那個秘密才違抗的君令,不得而知。
但確定的是,皇帝終究是顧忌他的。
難怪皇帝要派人刺殺賀蘭毅,是認為他的父親當年擁兵自重害怕他有一日也會如此吧?所以才會把他再派來這種地方,可是既把他流放到了這裏給皇帝賣命,又要一路派人暗殺他,這換成誰誰都忍受不了吧?
他真可憐.....可這世上誰又不可憐。
大家都是在一邊吐槽生活的狗血一邊奮力地活著。
阿弗閉闔上眼眸,任憑風吹將心底那顆這躁動不安的心給拂涼下去。
不想去想,但又不得去想,不能避開的事情就要勇敢地去麵對,一再回避隻能是將自己置於懦弱的邊緣。
拿起刀總比敵人先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強。
寧懷瑾想來也會同她這般想法,若心中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是絕對不會把這樁事情給放下的。
......
......
屋門打開,是柳韶姑談完話後從裏麵出來。
她朝自己頷首,抬頭一笑,什麼也沒再說,要說的當初便已經說開了,便朝門外走去。
寧懷瑾出了屋子,沒送她,倚在門上看著那女子堅毅果敢的背影漸漸離去,嘴角輕輕地溢出一聲歎息。
“真不公平。”
阿弗卻道:“是公平的。”
不公平的交易,沒有人會願意去交換。
她又不是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