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懷中正抱著一個熟睡的男孩子,五六歲的年紀,背後還背著一匹絹布,想來是出來趕集順便將絹布換了銀錢,可到現在也沒能把東西給賣出去。
如今孩子又生了病,沒錢,丈夫也不在身邊,孤獨的一個女人,就連她的背也被生活壓迫得有些微駝,看起來十分弱勢。
抓藥的藥童看她這架勢,顯然是不太清楚這藥的作用,解釋道:“這位大姐,鑒於您家孩子的病“體虛風驚,為風邪所乘”,才多驚悸不安之症,所以今日大夫給您開的是牛黃散,與前些天的不大相同。”
“這回的藥方改了一點,有牛黃三分,人參二兩,升麻一兩,鐵精一兩,白茯苓二兩,梔子仁一兩,天門冬二兩,麥門冬三兩,還有裏麵舔的那一味龍骨,有安心神、驅邪氣之效……”
女人完全聽不懂了,隻聽那什麼人參、龍骨這些就知道這藥隻有非富即貴的家庭才能吃得起,可她家就是連一塊田地都沒有,自家丈夫在外又是給人打工掙錢而已,這些昂貴的東西哪能吃得起啊!
便連連擺手,“不不,不要這些,你還是不要加那什麼人參龍骨的,換掉換掉。”
藥童一臉愕然,“大姐,這可是藥方,治病的,又怎能說換便換。”
女人神色有些訕訕,趕忙從衣袖裏取下一張舊藥方,“那,那你給我換上回的藥,我不要這個了,重新給我再包一份可好?就按這張方子上寫的取藥。”
醫館裏還有不少的人等著取藥煎藥,排在女人身後的人也不時地催促著前邊能不能快點,各個大夫和藥童也都忙得暈頭轉向,更沒有人去刻意注意到他們這一處的動靜。
藥童神情微冷,沒有接過那張藥方。
自己忙活了那般久給她取的藥,如今說不要就不要了。可偏偏還不能說些什麼,這女人還等著呢,後頭也有無數人等著排隊呢!
顧客就是昏君,再不滿你也得小心應付著。
“你家孩子不是自從受寒後,夜裏便經常啼哭難眠,既然這樣,那上次吃的這回就要做一下改動。”藥童說話有些快,顯然是很反感這種先前不說清自己的經濟情況,到了最後付錢的時候便喜歡改變主意的顧客。
“不過是小風寒罷,很快便能好了,而且前頭那張藥方確實也有效用,孩子吃完後便也能睡個安穩覺了,就還是按前頭那藥方抓吧。”女人知道自己理虧,聲音也不由得帶著點懇求。
藥童聽完轉身便走。
女人有些急了,對他此刻這副模樣有些不解,“你,你這是什麼意思?”
“給你換回原來的藥方啊!”藥童撇撇嘴。
那張藥方他不用看就知道是什麼,哪些藥,幾兩幾分他都能倒背如流,價錢比起後頭那張要便宜許多。但後頭那張方子的雖然貴但重在藥效強,至少孩子吃完後也能更快地好起來,免受病痛的折磨。
這樣老是想貪小便宜的人他見得可多了,可無論大夫怎麼說,這些人就是屢教不改。
既然他們想要慢點好那就慢慢好,反正他們的選擇自己又改不了,難不成還倒貼錢給他們買藥不成?
那是不可能的。
女人新取了藥,高高興興地放下錢便走了。
藥童也把主意力放在身後方取藥的人身上,對於那人那事也從腦海中掀翻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