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也發現了自己失態,表情逐漸和緩,眼睛盯著路雨,解釋道:“你還小,沒經曆過世間的險惡,讓你跟我去購書就是希望你能重新觀察一下你三年沒見的世界,與你從前看到的是否會有所不同,有我照顧,也可免你少走一些彎路。我告知你這番話,就是希望你能恰當地理解修道在你心中究竟有何意義。你就跟著我去看看,然後自己抉擇。“
路雨聽完,深思了很久,最後點點頭,就想繼續劃槳,野老酒壺已盡,臉上似有三分醉意,讓路雨去船艙的箱子裏再拿一壺。路雨轉身走向艙內,野老隻是看著江麵,肚子自言自語,路雨隻聽見一句,“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路雨也不知野老究竟經曆過什麼,會如此感傷。回想野老的話,覺得確實有理,但答應了趙四,路雨卻是沒有打算反悔的。
野老滿飲兩壺,回到船艙便沉沉睡去了,路雨則是迎著月光,緩緩行船。路雨劃船不止,修行也未曾有絲毫鬆懈。
路雨最喜歡在月下修習凝光訣,周圍一片寂靜,路雨感受這清冷的月光緩緩流入自己體內,感覺與月亮的距離也近了幾分。閉上眼睛,感受到光芒照亮了體內的世界,就連那些微小顆粒的運行都清晰的呈現在路雨眼前。
趙四雖然讓路雨練得功法不多,但是教的不少,按他的話雖然路雨現在就跟那些武林人士的實力差不多,但是保不齊哪天就突然破鏡,成為一名真正的修士。尤其自己不在路雨身邊,避免路雨會手足無措。於是趙四熱心的把晉入悟道境的修練法門連帶注意事項都交給了路雨,路雨反而覺得自己連明理還沒破,悟道似乎太過遙遠。除了那些絕世天才,很少有人能在四十歲前進入那個境界,境界越高,修行的時間越長。便是同樣的境界,實力差距也可能是天差地別。想從悟道晉入從心更是難如登天,百年都算神速了,至於入聖,路雨從未想過,那實在太過遙遠。
但是當路雨嚐試用凝聚天地氣息的功法,凝聚光輝時,他成功了。雖然路雨體內似乎什麼都沒有,但隻有運行功法,路雨就能看到自己的血脈被照亮,甚至比內視之法更加準確,因為路雨體內是亮的。
舟在江上行,等路雨再睜開眼時,朝陽剛露出地平線,在朝霞隻中,一個小黑點越變越大,然後輪廓逐漸清晰。
那是一座城,一座雄城。
淮海永安城
曾經大燕的副都,曆史上有三個王朝選擇在此建都。它的位置太好了,居於南北分界之處,依山靠河,退可守,進可攻。城內是大片肥沃的良田,城外城牆高聳堅固,百萬軍隊攻城而難取,故名永安。可也正是因此,守城之人更易受天子猜忌,善終者極少,多是不通兵法的文官管理,戰時募兵,安時養民。
路雨從來沒有來過,所以當他看到城樓上巨大的“永安“二字,才會如此震撼,路雨沒有想過世上居然有這麼高大的城樓,估計城樓上尋訪的士兵都看不清下麵來回的群眾。
野老也醒了,當他看見那高大的城牆卻是波瀾不驚,這座城雖然高聳卻沒有值得他動容的故事。兩人在太陽完全爬上山頂的時候來到了城下,靠岸之後,野老找到了幾個已經在岸邊等候許久的人,出示了手上的令牌,吩咐了幾句。路雨看到那幾人都做道士打扮,立刻明白是道門安排的接應之人。
很快兩人就返身離去,野老讓路雨去岸邊找一處“江家鮮”的小餐館,如果有就買一份剛出鍋的魚辣湯。好像這麼大個城市能讓野老惦記的也就那麼小小一碗湯了。路雨去了之後果然找到了這麼一處,餐館明顯裝修過,已經有了幾分酒樓的樣子,與周圍的簡單鋪子一比,反而顯得格格不入。
路雨買了兩份,趁熱遞給了野老,味道果然美妙無比。兩人喝完湯,就聽到馬車疾馳的聲音,由遠及近,正是剛才迎接野老的人。
野老同路雨上了車,就這樣駛進了宏偉的永安城。
兩邊熙熙攘攘的聲音越來越大,充滿了市民的活力,但對於習慣了山上寧靜的路雨來說,再次領略凡塵的喧囂反而覺得不適,甚至還有些淡淡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