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於日本的故事。
為了避免浪費大家的時間,也為了避免某些人進了坑以後發現,這個故事講的並不是我大中華的禦劍修仙之術,進而破口大罵作者墳蛋。
所以我決定開門見山的先交代清楚這個故事的背景。
現在,認為作者是崇洋媚外的,給小鬼子帶路的,忘了自己祖上是哪國人的,諸如此類的讀者,都可以直接去點右上角的紅叉叉了,很抱歉,這本書寫不來你們要的風格。
至於,不知道作者葫蘆裏在賣什麼藥的,對中日曆史有自己看法的,或者對日本江戶時期前後這段曆史感興趣的,如此這般的讀者,你們可以繼續看下去。
這本書的構思最初起源於零五年,那時候還在讀初中的作者,不知天高地厚地開始在網路上碼著這個名叫《龍心禦劍流》的故事,後來卻因為種種原因,被迫棄坑。
回頭一算,從打出“龍心流”這個名字的設定開始,竟然已經過了八年。
這八年,中日兩國經曆過破冰交好,經曆過參拜靖國神社,經曆過承認二戰罪行,還分別經曆過汶川地震,以及福島輻射,這段時間也為釣魚島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八年來,作者也從一個時常和老師頂嘴的初中生,轉眼成了即將要麵對畢業論文的大三學子,所見所想,也寬泛和成熟了不少。
世間百變,就連新的《龍心》與之舊《龍心》相比,除了人物的名字還在沿襲,內容與人設也已經成了一個全新的故事。
唯一不變的,便是寫書的初衷,也是這篇序的意義所在。
在作者小的時候,有過瞞著家裏麵的人出去打街機,相信有過同樣經曆的讀者都對一款叫《三國戰記》的遊戲有印象。以這款遊戲為代表,日產的中國曆史題材尤其是三國史的遊戲和動漫簡直是不勝枚舉。
在作者讀初中的時候,恰恰又是中韓端午節糾紛鬧得七葷八素的時候。
又是一天跑街機室打三國的時候,作者忽然萌生一個念頭。
為什麼,我們自己的曆史要交給別人來演繹,而我們卻對別人的曆史嗤之以鼻?
寫一個故事吧,當作對日本老拿中國三國史來做遊戲的小小報複,也拿日本的戰國史來寫一個故事吧!
——這便是《龍心禦劍流》的創作初衷。
沒有民族大義,沒有中日關係,不是為了揚我國威,也不是為了崇洋媚外,這隻是一個打街機的少年,對日本的做法,做的一個小小的反抗。
而為了寫好這一本小說,作者就開始在往上扒拉各種日本的戰國秘史,也開始對日本這個民族的意識形態,還有民族內涵有了自己的見解。
好巧不巧,作者初中的同桌就是一個漫畫迷,作者就這樣硬生生的從他口中,聽完了一整套《浪客劍心》的劇情,而這套漫畫,對這本書的構架,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如從飛天禦劍流脫胎而來的龍心禦劍流,如劍心逆刃刀的內涵,甚至在舊版的《龍心》裏連駐顏術的設定都敲上了……
就當年紀輕輕的作者打算在書站上一展宏圖的時候,書站被封了,加上作者沒有留底稿的習慣,所以,舊版《龍心》永遠停留在了七萬字的門檻裏。
零七年的大年初七,記憶裏的終結。
接著就是六年的沉寂。
後來機緣巧合之中,在書店看到了《浪客劍心》這套漫畫的真身,第一次見到了劍心臉上的十字疤,第一次知道相樂左之助還紮著紅頭巾,第一次看到漂亮的神穀熏小姐……
然後再一次想起我那已經在記憶裏安樂死的龍心流……
六年,即使是書,也是極漫長的等待。
當我重新構思龍心流的時候,因不再受初始框架的束縛,接著我開始對劇情進行了更合理的優化,調整了舊人設和插入了新人設,極力按照史實時間來推進劇情,甚至把整本小說的世界觀都變了個樣。
這一切都是為了把當年隻是一時衝動的龍心流,變成了現在更真實和細膩的龍心流。
也許,失去了底稿也好。
相信,除了我這個作者,還有誰會記著一本失去下文的書,惦記了整整六年呢?
就算是魂牽夢縈的人,相忘,也隻是轉身一瞬的事吧?
一三年的大年初七,新的回憶開啟。
就讓我再一次為童年那些,我所喜歡過的日產遊戲,我所感動過的日和動漫,我所做過的夢,我所喜歡的人,我所等待著我的角色們,脫帽致敬。
這是一份,遲來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