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簿似是有了生命,自魔玉石柱頂端浮起,懸浮於空中,濃烈光華從寫有“死”字的書麵流出,蔓延與四周數米方圓的空間內,光華如墨,所盤踞的空間恍若完全消失,變成了一個可吞噬所有的黑洞。
忽而,幽冥之力所凝聚的湖水如遭暴風洗禮,波濤千重,浪潮翻湧。而處於暴風中心的生死簿連同下方的魔玉石柱恍若不受絲毫影響,如一塊礁石,任狂潮洶湧,自巋然不動。
暴風愈烈,浪海滔天,整片湖水都飛離了湖底,盤繞在生死簿的周圍,急速旋轉,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漩渦底部聯接的,正是那個由“死”字所成的黑洞。
鯨吞,海咽……黑洞恍若是一隻饑渴萬年的凶獸張開的巨口,貪婪而近乎殘暴的吞噬著上方的幽冥之力。漩渦倒注,幽冥之力不斷被黑洞所吞噬,不多時,空中的漩渦便完全消失,所有的幽冥之力盡數被生死簿所吸收。
湖底,除了生死簿下方的魔玉石柱,所有的幽冥魔玉似是被抽空的所有的精華,色澤暗淡枯朽,如最普通的石頭一般。
黑洞收斂,全部縮回生死簿那半黑色的書麵,懸浮於空中的生死簿落回魔玉石柱的頂端,恢複平靜。原本多有殘破的黑色書麵在吞噬了磅礴如汪洋的幽冥之力後,出現明顯的修複,書麵雖然仍有殘缺,比之前時不知要完整多少倍,不僅如此,還縈繞著一層深邃的幽冥光華,而另一半的白色書體,卻無任何變化,好似剛才發生的一切與它毫無關係。光華蔓延,不僅是黑色書麵,整個生死簿都被包裹,強大無匹的氣息自其中爆發,氣息一放即收,連同縈繞在周圍的光華也完全隱沒與生死簿中,除了那半相對較完整的黑色書體,好似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般。
自始至終,閻休夜一直站在湖邊,旁觀著生死簿變化的整個過程,看似沉穩冷靜,而緊握成拳的雙手與眼中瘋狂燃燒的火焰彰顯了他此時的真正心情。
“哈哈!休夜,生死簿竟被修複了許多,通明恭賀了。”立於一旁的武通明大笑著說道,沒有嫉妒,沒有貪婪,有的隻是源於本心的祝賀
“許多麼?還遠遠不夠!”聽到武通明的恭賀聲,閻休夜輕聲自語,抬步走進再次幹涸的湖泊,自魔玉石柱上取下生死簿,放回懷中。
生死簿為傳奇寶物,其中暗含的法則為陰陽之道,陰者所指是為“死”,陽者所指是為“生”,陰陽交替,生死循環,方為其法則本源。隻是生死簿為魔道三宗鬼王殿所屬的閻羅王執掌,以無上幽冥之力聞名於世,威震八方。時至今日,世人隻知其“死”之一麵,早已忘卻了其“生”的一麵,所以言其為幽冥無上至寶。
借助幽冥魔蓮連同無數幽冥魔玉所蘊含的幽冥之力,修複的也隻不過是所有殘缺的一部分,至於這一部分到底是多少,除了它的所有者閻休夜,沒有人知曉。部分被修複後的生死簿,雖然威能無限增加,但其中種種高深的神通卻需陰陽相輔方能使用,何況,閻休夜隻是黃階上鏡的修為,所能驅使的部分極為有限,若是修煉到人階,煉生死簿為本命法寶,在尋得純陽之力已修複生死簿中“陽生”之麵,雖然發揮出的神通依舊是冰山一角,但實力絕不可同日而語。
收回生死簿,兩人不做過多停留,選擇一個方向,離開古殿。至於血泊中楚落羽的屍體,除了初時那般歎息,竟是完全不聞不問。
兩人離去,古殿恢複死寂。古殿內除卻那塊魔玉石柱,其他所有幽冥之力全部被生死簿所吸收,魔玉石柱之所以得以保全,倒不是閻休夜有意為之,而是冥冥之中,似有守護,任生死簿威能無匹,卻是無法從石柱中汲取半絲幽冥之力。天道循環,生生不息,魔玉石柱恍若一粒種子,雖然周遭湖底的魔玉盡數被生死簿所毀,但隻要種子還在,加以時日,依舊可以恢複往昔的風采。
幽冥已盡,彌漫在古殿周圍的冥霧失去了源頭,緩緩消散,沒有了冥霧的抵擋,得以看清古殿的全貌。目光越過以幽冥墨玉為底的湖泊,可以看到一座高聳的樓閣,與外圍的殘破的古殿不同,樓閣完好,無一殘破之處。
樓閣門窗全部封閉,無法窺探內部的情景。失去了濃鬱的幽冥氣息遮掩,可以感覺到絲絲凶煞之氣彌漫在樓閣的四周,隱隱的,似有嘶吼咆哮聲自樓閣內傳出,好似其中囚困了一個凶神惡鬼。